柏爾金字塔島、彩色沙灘、天使瀑布…
這些美輪美奐的自然景觀
令人浮想聯翩卻又心存敬畏
大自然不可預估的力量
究竟創造出了哪些鬼斧神工的景觀?
柏爾金字塔島
這是640多萬年前盾狀火山被侵蝕后的殘余物
高562米,是世界上最高的海蝕柱島
該島位于澳大利亞本土約600公里的海域上
從海面上遠遠望去
一塊巨大的巖石
從蔚藍深沉的海面直沖而出,令人驚嘆
如此壯觀美麗的自然造物
定是許多攀登愛好者的理想之地
然而澳大利亞政府卻禁止攀登此島
因為周圍懸崖陡峭
攀登難度巨大,稍不留神便會有生命危險
去該島只能乘船游覽
相信這樣的景色,必定會過目不忘
桌狀山
人們印象中
山的標準模樣是四周低中間高
但自然界有一種山
頂部卻沒尖兒
取而代之的是一個平坦的“石墩”
這種山叫“方山”,也叫“桌狀山”
在地質學中,地殼抬升得越高
河流下切得越深
山體頂部的巖層是石灰巖
自身有著天然的垂直裂隙
每當受到風雨侵襲
這些垂直裂隙不斷擴大
直到因重力坍塌,形成陡峻的巖壁
而山頂
則保持了巖層原本的水平狀態,形成平頂
世界最負盛名的兩座桌狀山
都坐落在南半球
一座位于南美洲巴西
委內瑞拉和圭亞那三國交界處的羅賴馬山
另一座是南非開普敦的桌山
▼
上圖羅賴馬山自《我國國家地理》 2015年06期
下圖是南非開普敦桌山
我國也有桌狀山的分布,例如
浙江溫嶺的方山
▼
四川瓦屋山
被我國國家地理雜志社評為“最美桌山”
▼
瓦屋山美在獨具特色的地質地貌景觀
由火山熔巖和古老巖層形成的雙層結構
雄奇、壯美,山頂平闊
山頂平臺景觀多樣之美
11平方公里的平臺上濕地
湖泊、泉水、溪流分布
森林茂盛,野生動物出沒其間
原生態自然之美
身處亞熱帶氣候的瓦屋山森林覆蓋率超過96_
生物多樣性和完整性保存極好
瓦屋山下有一株“孿生珙桐”
形成“獨木成林”景觀
圖自《我國國家地理》2011年08期 攝影/冉玉杰
天使瀑布
天使瀑布
又稱安赫爾瀑布
979米的落差
是世界上落差最大的瀑布
有19個尼亞加拉瀑布那么高
天使瀑布位于南美洲委內瑞拉
玻利瓦爾州的圭亞那高原
卡羅尼河支流丘倫河上
河流從山的陡壁直瀉而下
幾乎未觸及陡崖
瀑布分為兩級,先瀉下807米
落在一個巖架上
然后再跌落172米
落在山腳下一個寬152米的大水池內
這個地區的熱帶雨林非常茂密
不能步行抵達瀑布的底部
雨季時,河流因多雨而變深
要想近距離參觀只能乘船一點點靠近
云霧繚繞之中的天使瀑布氣勢宏偉
動畫片《飛屋環游記》中
“天堂瀑布”的創作靈感便來源于此
其宏偉氣勢的產生原因
正是得益于桌山的獨特地形
彩色沙灘
大海和陸地的交界處往往會形成沙灘
因物質組成不同
可以分砂質沙灘、礫質沙灘
以及砂礫質沙灘3大類
通常我們所說的沙灘是指以砂質為主的沙灘
根據沙灘中不同沉積物含量的多少
沙灘可以有多種顏色
◎黑沙灘
除了石英、長石和方解石這些沙灘中
常見的沉積物之外
構成沙灘的沉積物中還可能含有云母
角閃石、石榴子石、磁鐵礦等沉積物
只是這些礦物的含量一般都很低
所以對沙灘顏色的影響并不顯著
不過,在一些特殊的情況下
某種有色礦物在沙灘中含量變得特別高
沙灘的顏色就要發生變化了
比如在火山活動頻繁的地方
經常會出現黑色的沙灘
▼
◎紅沙灘
和黑沙灘相比,紅沙灘更為罕見
僅在夏威夷毛伊島、希臘圣托里尼島等地
可以覓得她的蹤跡
毛伊島上的紅沙灘位于一個非常隱蔽的海灣
在紅沙灘的旁邊有一座深紅色的巖石山
她就是紅沙灘紅色沙粒的來源
不過由于這種紅色的火山巖在結構上類似浮石
質地較輕
所以她的碎屑也只有在海浪
比較輕柔的地方才能沉積下來
也正因為如此
紅沙灘并沒有經過海浪的暴烈打磨
沙粒比較粗糙
所以走在她的上面還是穿著鞋比較好
▼
◎綠沙灘
橄欖石同樣是火山活動中常見的物質
在夏威夷大島的最南部
存在著一處綠色的沙灘
是世界上僅有的兩處綠沙灘之一
遠遠望去
整個沙灘好像一塊細膩的碧玉
陳列于海天之間
令每一個看到她的人感到萬分驚奇
▼
◎粉沙灘
在巴哈馬群島
有一種當地特有的有孔蟲遺骸
構成的粉紅色“沙子”
這是一種單細胞生物
體積非常小,肉眼很難看到
在哈伯島周邊的礁石上
附著著許多紅色或亮粉色外殼的有孔蟲
被大浪襲擊或魚類沖撞后
她們就會成團地掉下礁石
最后被沖到了沙灘上
從而變成了粉紅色的“沙子”
▼
青海水上雅丹
雅丹,在維吾爾語里意為“陡峭的土丘”
我們今天所說的“雅丹”
是一種比較軟弱的湖泊沉積泥沙
被風力侵蝕而成的平行槽壟地貌
在青海柴達木盆地西北部的臺吉乃爾湖區
一連串的湖泊猶如珍珠
鑲嵌在東臺吉乃爾河的尾閭地帶
近20年間,這里的湖泊群變化多端
水上雅丹如精靈般閃現
這片世界罕見的水上雅丹
遠看像無數島嶼屹立湖中
也因此被譽為“我國西部的千島湖”
碧綠的湖水與鬼斧神工般的雅丹
構成一幅天然畫卷,宛如人間仙境
柴達木盆地氣候干旱
這么多的水是從哪里來的呢?
早在一萬年前
當時這里的雅丹整體面貌已經成型
但并未形成水上雅丹
隨著地球逐漸進入間冰期
中高緯度的冰川因溫度升高而大量消融
降水量也在增加
逐漸孕育出柴達木盆地第一大河
_那棱格勒河
該河流經過多次改道和再發育后
最終流入到了現在的臺吉乃爾湖區
積年累月形成了現在的水上雅丹景觀
深海藍洞
200萬年前,地球正處于冰期
寒冷的氣候將水凍結在地球的冰冠和冰川中
海平面大幅度下降
大巴哈馬淺灘一帶是一片石灰巖地區
冰期時,海底的石灰巖層露出水面,受風吹雨打
到了間冰期,溫度回暖,海面上升,又被淹沒
在海水與淡水的交替侵蝕下
巖層形成了許多巖溶空洞
伯利茲“大藍洞”所在的位置就曾是個巨大的洞穴
后來,由于重力、地震等因素的影響
疏松的穹頂坍塌了,成為敞開的豎井
“井口”湊巧比較圓,之后在雨水和波浪的打磨下
她日益變得更圓,也更深
當今時代,是溫暖的間冰期
豎井被海水淹沒,就成為引人入勝的藍洞了
寒夜之“光”
極光是太陽發射的高能帶電粒子流“太陽風”
遇到地球南北兩極的磁場時
能量瞬間釋放所激發出來的驚人光芒
一般只在南極圈和北極圈上空才能看到
不過當太陽風升級到能量更高的太陽風暴
極光就會在更多地方綻放
大多數極光出現在地球上空90—130公里處
但有些極光要高得多
在地平線上的城市燈光
高層建筑可能會妨礙我們看極光
所以最佳的極光景象要在
鄉間空曠地區才能觀察得到
在冬季,有人常把光柱當成另一種極光
其實不然
光柱是大氣中存在大量水平飄浮的冰晶
(像雪花那樣六邊形的片狀冰晶)
由反射路燈、霓虹燈、汽車大燈等
強光源而產生的自然現象
僅見于寒冷地區的夜晚
當這種氣象條件出現在城鎮附近時
城鎮的霓虹、燈火全部
被反射延長如指天利劍一般,華彩飛舞
置身其中,神奇無比
有人認為她甚至比極光還美妙
光柱現象并不是一種極光
圖自《我國國家地理》2021年07期 攝影/朱劍男
南極麥克默多干谷
這里是南極大陸上最奇特的地區之一
雖然地處南極
但卻是一個巨大的無冰區
而且是世界上環境最惡劣的沙漠分布區之一
這段谷地周圍是被冰雪覆蓋的山嶺
但谷地中卻異常干燥
到處都是巖石和一些海獸的骨骼殘骸
地表主要是一些松散的沉積物和礫石
凍結作用使得地表產生了許多裂隙
裂隙中填充著礫石與碎冰的混合物
看起來就像把地面分割成了一個個多邊形
因此被稱為多邊形土
如此惡劣的環境
讓她看上去完全不像是地球上的景觀
一處處氣勢磅礴的大地景觀
演繹著大自然的美感
正是這些“鬼斧神工”
不斷吸引著我們欣賞的目光
參考文獻_
1. 彩色沙灘,我國國家地理,2009年第01期.
2. 探秘我國的桌狀山 我國國家地理,2015年第06期
3. 方山. 博物,2016年第04期
話題
你心目中大自然最震撼的景觀在哪里?
- END -
圖自_視覺我國、網絡
編輯 / 堃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