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看到過這樣一句話“人的一生能吃9噸食物,誰先吃完誰先走”,看起來很有道理,有的人相信定數一說,覺得一輩子的事是安排好的,于是紛紛拿起計算器,打算算一算自己目前吃了多少噸。
我國營養學會會員王旭峰解釋道,這句話并沒有科學依據,如果按照一個人活70年算,一生大概能吃50噸食物,如果活得時間更長,肯定不止50噸,所以大家不用相信。
人的一生,只能吃九噸食物?
科學家為了驗證二者的關系,決定通過小白鼠進行實驗,一組小白鼠不限制飲食,想吃多少吃多少,另一組小白鼠限制飲食,每次吃7分飽,最后發現,限制飲食的小白鼠平均壽命更長。
此外,科學家還發現,飲食限制越早越好,如果在小白鼠成年以后才進行限制,延長壽命的效果大大降低。
這個時候大家應該也發現了,“九噸食物”這句話,真實意思并不是說人的一生只能吃九噸,而是給人們警醒,意在提醒大家,吃得太飽對身體不好。
吃得太飽對身體有什么壞處?
美食在桌,很少有人能控制自己,什么都想吃兩口,最后的結果就是又吃撐了。經常吃得太飽會引起多種健康問題,首先是腸胃,腸胃的消化能力有限,超過上限會出現胃痛、腹脹、腸道蠕動慢等多種問題,時間長了很容易出現肥胖和慢性胃炎。
其次就是使人早衰,大量的食物堆積在腸胃,需要進行消化代謝,其中不乏有害物質,比如說會使細胞死亡的自由基,數量越多,衰老速度越快。最后,進食大量的脂肪、鹽分,對血管、腦細胞的損害非常大,引發多種老年病,包括高血壓、高血脂等等。
所以說,吃得太飽對身體沒什么好處,想延緩衰老,健康長壽,就要適當控制飲食,吃得少一點。
吃得少的人活得久?
那么吃得少的人就活得更久嗎?這一點在小老鼠的身上已經得到答案,但是適不適用在人類身上,目前還很難說,只能說適當少吃一點能減少身體攝入熱量和脂肪,有助于血糖和血脂穩定,但是過度節食或盲目節食肯定是不可以的,會導致血壓、血糖降低,代謝減慢,缺乏營養元素,同樣會引發健康問題。
科學家已經發現健康的吃法
從小就聽家長說,吃飯要吃7分飽,這句話是有道理的,當你感覺肚子飽時,其實已經很撐了,正確的做法是吃到7分飽停下,過段時間你會發現,肚子似乎也有飽的感覺,但是不會太撐。
這是因為食物在腸胃中消化有一個排空時間,米飯、饅頭等食物,消化的快,排空時間短,而肉類食物排空時間長,如果等你感覺飽了才停下,那就遲了。
吃飯的時間和速度也有講究,建議大家每天固定時間用餐,保持一定規律,消化系統才能平衡。吃飯時應細嚼慢咽,每一口充分咀嚼,這樣才能給大腦飽腹感,不會吃太多。
總之,人的一生能吃多少不重要,重要的是你怎么吃,為了身體健康,提醒大家千萬別吃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