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們都說出軌只有兩次,就是“零次”和“無數次”,意思說是一個人要么從不出軌,要么就是反復出軌,非此即彼,也就是說一個人一旦出軌,就很難再收心回頭,會再次出軌,這種說法有失偏頗,甚至有些言過其實、夸大其詞,并不否認有在婚內連續出軌的現象,但也不是所有的都是這樣,那么出軌就兩次_“零次”和“無數次”,這個說法對嗎?不是這樣,答案是否定的。
首先說在婚外情現象里,有些真正是知錯能改型的,當初出軌可能就是一時性過錯,以后迷途知返、棄舊圖新,不愿再犯類似的錯誤,也就無所謂“無數次”的說法。常言道“人非圣賢,孰能無過”,每個人都可能會出現過錯,但是極少有人是在意識到自己過錯之后,卻知錯不改,仍舊是在犯錯和糾錯中前行,只有極少數的人是在犯錯之后。
依然執迷不悟、明知故犯,最后是不知改悔,一錯再錯,那么同理在婚外情里依然有這種現象,在婚內出軌現象里,有相當一部分人,是在特殊的時間、場合和環境里,受外部條件誘惑和吸引,或者自身某些欲望的驅使,一時失去理智,頭腦犯糊涂,由于沖動沒有把控好自己,不小心鑄成大錯,做出對不起家人的事情,出現了背叛和傷害伴侶的行為。
整個過程就是一“失足”而成“千古恨”,在婚外情敗露終結后,深刻認識到自己的過錯,如夢初醒,良知發現,開始回心轉意,決心痛改前非,徹底改過,然后痛自創艾,真心回歸家庭,全新開始,這樣的往往就沒有“下一次”了,更別說“無數次”了。還有就是有些在剛出軌時,想象得有多么美好和幸福,結果隨著時間的推移和交往的深入。
發現不是自己當初以為的那樣,甚至是完全相反,根本不是一碼事,給人完全不是一種愉悅的體驗,相反是一種痛苦的感受,于是就對此開始厭倦、排斥,乃至反感和厭惡,就想中斷關系不再繼續,或者是在婚外情里發現什么不好的后果,預感到糟糕的結局,這時候就急于“回頭”,能盡早“上岸”,要么就是已經為此吃虧,付出了慘痛代價。
只要關系中斷之后,從此以后就不愿或不敢再有下一次了,“無數次”就更不可能了。接著我們就說出軌的另外一種情形,這種類型是出軌現象里最常見、最普遍,也是占比最大的,那就是出軌雙方是是因為利益或者某種需求湊到一起,出現婚外情是為了有利可圖,或者是各取所需,在婚外情里絕大多數都屬于此類,那么對于這種情況一旦導致出軌的外部條件失去。
相關的利益鏈斷裂,繼續保持關系已無利可圖,或者是因某種原因,阻斷了需求點,使得需求無法滿足之后,相應地就失去了出軌的前提和基礎,這樣一旦婚外情終結,想再有下一次都很難實現,就更別說“無數次”了。就比方說有的出軌是“錢色交換”,這時如果雙方沒有了“錢”和“色”,那么利益關系就中斷,有些是“權色交易”。
一方就是用“權”獵“色”,滿足邪念,而另一方是以“色”圖“權”,然后以權謀私,假如有“權”一方職務調整或丟官罷職,失去權力,一方由于審美疲勞或色衰,那么雙方就無需求關聯,此類的群體,當事人失去了出軌的資本和條件,因此需求出軌就難以發生,想有下次都不易,更別奢望“無數次”了,因為他們已沒有這個能力了,屬于沒法出軌了。
這種情形的不在少數。除了上述類型還有就是部分所謂的“情感型”,兩人未必是真愛,但卻屬于一時動情,出現短暫的激情而情不自禁廝混在一起,不管我們說這種關系多么不正當,情感如何不道德,但大家必須承認這也需要一種緣分的,是機緣巧合,兩人擦出火花,短期找到感覺,可以說是在某個特定時段遇到了自己心動之人,這種事本身就不容易碰到。
就屬于是小概率事件,那么不管因何緣由二人關系終結,各自分手,婚外情結束后,哪有那么容易讓你在第二次又遇到和投緣的人,哪來那么多的人就很想和你玩感情、也會對你用情的,可能至此以后你再難遇到第二次,那“無數次”的可能更是微乎其微,有一些出軌一次后,不再有新的出軌發生,不一定是因為人變得“老實”,開始“安分守己”了。
而是再沒遇到合適的機會和人選了,沒有下一次的緣故。說出軌只有“零次”和“無數次”,這話本身就有些極端和絕對,因為這世界上就沒有絕對的事物,同樣婚外情也是這樣,不可能就只有兩種情況,如果真是這樣,那么出軌家庭早都解體完了,因為沒有幾個人,能夠接受和容忍一個人無數次的背叛與傷害,除非受害方是完全依附于出軌方。
就像是出軌方的附庸,離開了對方難以生存,或者具有超強的心理素質和承受能力,而現實并非如此,盡管說由于出軌導致婚姻破裂的為數不少,但是絕大多數都是回歸了家庭,夫妻在一起共同生活,如果是無數次的話,那么即便回歸,很快也會由于不斷出軌讓對方忍無可忍,久而久之,必然會無法接受而放棄,選擇離異,而真實情況并不是這樣。
這就充分說明出軌并不是“零次”和“無數次”之說,這充其量就是一種戲謔和調侃的說法。除了那些“登徒浪子”或者“水性楊花”之流,可能才會“無數次”出軌,因為他們本性里有這個嗜好和毛病,就好這一口,積習難改,本能讓自己停不下來。而就這一句話坑害了許多人,使得本來有望真正回歸的家庭,因這句話導致互不信任、相互猜忌而貽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