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女士今年27歲,最近她發現自己的大姨媽特別不正常,量變得特別少,這讓她非常緊張,怎么突然月經量就變少了,這是出了什么問題,是卵巢早衰了嗎?
怎么判斷月經情況正常與否呢?
不少女性遇到月經量少,先不要自己過度慌張,這個時候需要明白什么樣的月經是正常的,就能判斷自己的情況是否出現了異常。
周期_正常的月經周期為28-35天,時間的長短會因人而異,一般提前或推遲7-10天都是正常的,只要能保持規律性,往往就是正常的。(周期計算的時間是按上個月大姨媽第一天到下個月來的第一天。)
正常經期_出血的時間一般為2-7天。行經時間不足2天,或者點滴就干凈了屬于量少。
正常出血量_女性每月的總月經量大概在20-60毫升。
這個時候,不少人就會表示疑惑,這個時間我能明白,但是這個量自己怎么算?總不能用量筒來算吧。
這個時候可以根據使用的衛生巾數量估算,一般情況下,將一片日用衛生巾浸透的量大約為10-15毫升,女性在換衛生巾的時候就可以自己內心估算一下,如果每次來月經,每次覆蓋面不足一半,整個周期四片衛生巾都用不上,那么就說明量確實比較少。
一般什么情況會導致月經量變少?
引起月經量變少的原因很多,包括子宮、卵巢的因素,也與人體內分泌有關,當壓力大、情緒緊張、生活方式不健康、長期服用避孕藥等也會造成月經量變少。
年齡_隨著年齡變化,女性在不同的時期大姨媽也會表現不同,20歲之前,月經周期可能不穩定,月經量可能偏少,在20-30歲之間,月經會變得規律一些,30歲-45歲之間,如果女性不注重身材管理,月經可能會變得不規律,45歲以后的女性則開始進入圍絕經期,經量會驟減,周期也會變得不規律,直至最后出現絕經。
卵巢功能衰退_一般女性的卵巢功能會在40以后開始衰退,這是正常的生理表現,如果女性在40之前就出現月經量減少,或直接閉經,則需要擔心是否出現這個問題。
當卵巢儲備功能下降的階段就發現,并接受治療,可以延緩卵巢早衰的發展,而一旦早衰,完全治愈的可能性是非常低的,所以女性朋友應該關注自身月經量的變化。
體重_不少女性朋友會在過度減肥的時候發現自己“月經出走”,當女性體內脂肪水平下降,會影響體內激素的合成,造成內分泌紊亂最終導致月經減少。
疾病或藥物_如多囊卵巢綜合征、甲狀腺疾病等會影響人體內的激素,而有些藥物,如避孕藥、抗腫瘤藥、抗精神類藥物等等,也會導致月經量出現變化,這些情況往往在停藥或疾病治療好后,可慢慢恢復正常。
生活習慣或壓力_當女性朋友不注意自己的生活習慣,經期受寒涼刺激,或喜歡吃辣,會導致行經出現問題,還可能導致痛經。
而精神壓力過大的時候,會導致內分泌紊亂,也會影響月經的量。
子宮內膜受損_各種宮腔的手術后,如人工流產、放環術、取環術等都會對子宮造成損傷,當出現子宮內膜粘連或子宮頸管粘連的時候,月經量就會變少。
月經過少,對身體有什么影響?
月經量過少對人的影響往往需要看這種表現到底是什么原因導致的,如果沒有及時發現并接受治療,很可能會影響女性的生育能力。
如長期宮腔炎癥與粘連,會影響胚胎的著床,導致出現不孕;而內分泌調節的異常,會導致排卵出現問題;體重過輕,營養不良的情況下,也會導致無法正常排卵。
出現月經過少,應該怎么辦?
當發現自己月經的周期和量與之前明顯不同,最好是去正規醫院就診查明原因后對癥治療,月經量變少只是一種癥狀,但可能預示著身體出現了病變。及時就診后治療是避免小問題變大問題,最終病情延誤的最好方法。
為了避免出現月經過少的情況,平時就應該做好自我的保護工作,注意私處衛生,避免不潔性生活,保持良好的身心狀態,避免過度疲勞。
另外就是做好避孕措施,減少不必要的宮腔操作,平時不舒服一定要去正規的醫院,不要忽視自己的健康。
參考文獻_
[1]李燕. 你的月經血去哪里了[J]. 健康向導, 2021, v.26(04):6-7.
[2]朱梅. "誰偷走了你的月經." 家庭科學·新健康 000.003(2017):34.
版權聲明_本文為原創稿件,版權歸屬春雨醫生所有,未經授權禁止轉載,授權與合作事宜請聯系reading@chunyu.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