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是一個逐步發現自己無知的過程。”_杜蘭特
我想分享的是我和“楊閃光”同學之間的故事_為什么叫他“楊閃光”呢_是因為直到他要退學的那一刻_我才看到了他身上的閃光點。
那是我剛開始帶班的時候_高一下學期期中考試結束后_看著成績單上最后一名那個熟悉的名字_雖然早有預料_因為自進入高一一共考了三次試_每次考試結束后成績單上最后一名的名字始終如一_那個人就是“楊閃光”。但是當面對他語數外三門主課加起來不到100分的成績時_我還是怒火中燒。
正當我想著怎樣去和他談話的時候_他卻在課間的時候主動來找了我_這讓我很詫異_因為之前每一次考試結束后讓他寫反思他都是極不情愿潦草完事的。看著他欲言又止的樣子_終于在沉默了四五分鐘后_他像是下了很大決心_抬頭對我說_“老師_我不想念書了。”聽到他的這句話_那一刻我的內心真的是有點竊喜_這尊“大神”終于要走了!正當我想著怎樣去和他家長溝通這件事情的時候_他接下來的一句話_讓我終生難忘。“老師_我走的時候能不能自己回去_我媽媽她不會坐車……”說著_他就紅了眼睛。
那一刻_他的這句話在我心里激起了千層浪。是啊_我問我自己_為什么我只能看到班上第一名的踏實_第二名的用心_第三名的聰慧……凡是成績在前面的學生_我總能最先想到的是他們身上的優點_如數家珍_而在快一年這么久的時間里_當眼前的這個學生站在我面前的時候_我滿腦子都是他的劣跡斑斑_想不到一絲一毫的“好”!可是_當他說出來“自己走_我媽媽不會坐車。”這句話的時候_他分明也和班上其他學生一樣_也是一個為媽媽著想_也是一個很善良很有責任心的孩子啊!那么_在這么久的相處中_我為什么沒有看到他身上的這些閃光點呢?
我本來打算竭盡全力去留他_可是意外的是_只是在我不到十分鐘的安慰下他便鞠躬回教室上課了。
此后_我給他換了一個學習在中上水平性格樂觀開朗的同桌_會在上課時有意無意去提問他或者拿他“打趣”_也會批評他_但更多的是耐心地給他講道理_鼓勵他。兩個多月下來_“楊閃光”同學依舊會在上課打盹_但不同于之前的是他會主動站到后面去;他依舊會在上課時沒表情_但不同于之前的是他開始提筆記筆記;他依舊愛打游戲_可是不同于之前的是他再也沒有私下偷拿過手機。他成了學生周記里面那個會給班上學生帶早餐的熱心“好同桌”_成了趣味運動會上報項目最多的運動“小達人”_成了班上的每月“文明之星”。期末考試的時候_他的名次依舊在成績單的后面_但是他進步了……
作為老師_問題學生好像是我們職業生涯中的“常客”_在面對這些學生的時候_我們會生氣會失望甚至絕望_但是每一個像“楊閃光”這樣的問題學生都像是一面鏡子_透過這面鏡子_我們能看到自己的無知、狹隘甚至是自私。每一個孩子都是閃閃發光的_可是我們為什么只能看到成績好的孩子身上的閃光點呢?很幸運_我遇見了“楊閃光”同學。
我想_每一個讓人頭疼惱怒的問題學生都像是一場暴風雨_但是_只要勇敢地穿過這場暴風雨_我們將和他們一起蛻變!
□教師_孫堯
來源__蘭州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