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生命如何起源、人類如何起源?這些問題由來已久_有一些觀點認為_地球可能是“外星文明”的牢籠_我們都是生活在所謂的“動物園”內。有一些觀點認為_地球的生命是在特定的環境下自發產生_然后經過漫長歲月的進化、演化_才從單細胞到多細胞、簡單到復雜、低級到高級_最后出現我們現在所看到的這一切。
現在的猴子為什么不是人類的“祖先”?
按照進化論的觀點_我們人類在數百萬年前從森林古猿進化而來。在大約2000萬年前_那些善于爬樹的森林古猿生活在樹上_過著樹居的生活。隨著地球環境的變化_一些地區的森林退化_取而代之的是一些草原。所以有一些樹棲的森林古猿不得不下到地面生活。在地面生活的森林古猿失去了在樹上的優勢_如在樹上的森林古猿能夠從高處發現食物、天敵_但是下到地面以后_就看不到很遠的地方了。所以_一些森林古猿不得不嘗試直立站起來_那樣才能看得更遠。
而且_下到地面的森林古猿的飲食習慣也開始發生變化_隨著森林的消失_沒有太多的水果_所以他們不得不開始吃肉。而吃肉對于這些森林古猿的進化來說_是大有裨益的_因為能夠獲得的能量比之前僅僅食用水果多得多。再加上后來他們學會使用火、工具_更促進了這些森林古猿的大腦發育。
當然_并不是所以的森林古猿都朝著這一個方向發展_有一些森林古猿可能會隨著森林的退化而遷徙到其他的森林地區_或者采取其他的應對方式_最后百花齊放_出現了不同種類的物種_如我們現在看到的猩猩、猴子等。也就是說_現在我們所看到的猩猩、猴子和我們人類一樣_也是進化后的產物。因此_我們人類并不是從現在的猩猩、猴子進化而來_我們不可能看到現在的猩猩、猴子進化成為新的人類。
人類和猴子有結合的可能嗎
我們人類和猴子、猩猩這些靈長類動物之間雖然存在很多相似之處_基因相似度也很高_但由于已經是完全不同的物種_所以我們人類與這些靈長類動物本身就已經存在生殖隔離了。即這些物種在自然狀態下不交配_或者即使發生了交配_但也不能產生后代或者不能產生可育性的后代。所以_理論上來說_我們人類和猴子這些動物在自然狀態下是沒法進行結合的了。但是_如果在實驗室的條件下_是否有結合的可能性呢?
來自德國馬克斯·普朗克分子細胞生物學和遺傳學研究所和日本中央實驗動物研究所的科學家進行進行了一項研究_將人類的一種特殊的基因“ARHGAP11B”植入到普通狨猴胚胎中。這一項研究結果表明_猴子的大腦新皮層在注入人類基因后明顯增大了_也出現類似人類大腦皮質褶皺增多_關鍵是猴子的胚胎大腦功能正常。
在我們人類大腦中_大腦新皮質占據了人類大腦的75_以上_與人類的推理、語言等認知能力有關_也正是由于我們人類存在大腦新皮質_才使得人類在自然界中“獨一無二”。前文也提到_我們人類的發展與我們大腦的發育有很重要的關系_而我們人類祖先的生活方式的變遷也有助于我們的大腦發展。在從森林古猿開始_人類祖先大腦在短短300萬年時間內增加了3倍。與此同時_頭骨的進化卻很緩慢_所以讓大腦變得收縮_出現了明顯的大腦新皮質褶皺。
當然_這一項研究是在實驗室內進行的_并不是自然發生的_所以與生殖隔離本身是不沖突的。此前科學家也曾經將這一種ARGHAP11B基因放到老鼠等小動物的體內_結果發現這些小動物的大腦新皮質也出現增大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