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新氣象,剛一進入2020年生豬價格就迎來了大幅上漲,據養豬朋友反映,有地區再次出現一天漲5毛的情況,他們當地的生豬價格由17.5元兩天漲到了18.5元,按照這個漲勢用不了多久生豬價格就要漲到20元了。隨著1月豬價的大逆轉,是不是說新的上漲潮來了?
要看是不是新的上漲潮來了,大家首先要分析這波生豬價格上漲的動力來源于哪里?筆者認為主要來源于兩個方面,一個方面是豬肉供應量的減少,在12月份豬肉供應是多方面的,不僅有來自生豬屠宰的份額,還有不斷增加的進口肉,另外還有中央4次共14萬噸儲備肉,更關鍵的一點是屠企和冷鏈運輸企業的庫存釋放,在多個供應端的共同作用下豬肉供需暫時處于平衡狀態,生豬價格以穩為主。而隨著屠企等冷庫中凍肉數量的減少,再加上豬價遲遲不漲,牛豬的養殖量大幅下降使得豬肉供應不足。
另一方面是豬肉消費量的增加,雖然現在的豬肉價格比較高,高價地區還維持在25元/斤以上,但是在節假日來臨的時候豬肉消費還是比較給力的。另外,豬肉才是我國多數居民最習慣的肉類,雖然短時間轉變成雞肉或者牛羊肉,但只要豬肉價格下降回歸到大家可以接受的水平,那么豬肉的消費量勢必會增加,疊加元旦消費利好的刺激,生豬價格也就迎來了上漲。
筆者認為各種跡象符合上漲潮的需求,預計春節之前生豬價格有望保持高位運行。但是豬價上漲并不是板上釘釘的事情,依然有兩點恐怕會導致生豬價格的再次下滑:
首先就是關于生豬價格的調控,10月份豬價可以上漲那么快那么高,有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當時的豬價并沒有引起有關部門的重視,豬價暫還未受到調控,而從11月豬價被調控開始,價格就一直是不溫不火。而元旦后豬價突然大逆轉,有關部門可能還未反應過來,若是豬價被再次調控,那么豬價就有可能下滑。
其次就是消費者的豬肉消費能力,雖然說持續小半年的高價豬肉一些消費者已經有所習慣了,但是20多的豬肉價格還是比此前高出不少,所以在消費肉類時有些會轉為便宜的雞肉,而有些則會轉為更健康的牛羊肉,這會導致豬肉消費不足。而年前又是養殖戶出售生豬的關鍵時間節點,一增一減豬價就存在下滑的風險。
1月豬價能重回20巔峰嗎?
下圖為1月2日的生豬價格表,從中可以發現雖然暫無一地豬價達到20元,但是卻有包括江蘇、廣東、廣西、海南和重慶在內的5個地區成功突破了19元,最高的甚至達到了19.5元。再考慮到其他因素,筆者認為豬價有重回20巔峰的可能,但是也有可能在調控和消費疲軟的雙重壓力下,上漲只是曇花一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