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井食品是主營火鍋制品的,這類上市公司較少。目前在A股只有兩家,除了它就是天味食品。還有港交所的兩家火鍋上市企業,海底撈和呷哺呷哺,這兩家算是比較出名,為眾人所知的。所以把他們放在一起對比。
從資產負債表來看,天味食品2016-2018年存貨分別為0.74億、0.84億、1.21億。港交所上市的海底撈2016-2018年存貨分別為0.5億、0.95億、4.57億。另一家港交所上市的呷哺呷哺最近三年的存貨分別為1.25億、3.27億、3.90億。
從行業對比看,安井食品12.81億的存貨是非常高了,幾乎是天味食品的12倍。
存貨高并不是什么好事,意味著公司的現金流不夠,變現能力不強。從它的存貨周轉天數我們也可以一窺端倪。
安井食品近三年的存貨周轉天數分別為109.16天、108天、113.10天。天味食品近三年存貨周轉天數分別是38.52天、44.46天、43.02天。也是遠遠高于同行的。重要的是,安井食品從2011年成立起存貨周轉天數就沒有下過一百天。
存貨周轉天數是說公司從取得存貨開始,到消耗、銷售為止所要經歷的時間。時間越長,就說明公司存貨變現速度越慢,存貨占用資金時間越長,企業現金利用率低,儲存成本越高。
之前在A股有兩家存貨較高的公司,分別是皇臺酒業和獐子島。皇臺酒業在2018年1月30日發布公告稱:公司庫存成品酒出現嚴重虧庫現象,2017年度業績預計虧損1.2-1.4億。成品酒放在倉庫里竟然“蒸發”了?獐子島更離譜,同樣在1月30日晚公告稱部分海域蝦夷扇貝出現存貨異常,預計2017年虧損5.3億元~7.2億元。難道扇貝自己長腳跑了嗎?
這兩家企業如今是皇臺酒業已經變成*ST皇臺,公司自4月25日停牌,已經暫停上市。獐子島也是連年虧損,在帶帽的邊緣頻繁試探。
最后,百瑞贏還發現安井食品的存貨占總資產比一直在上升,2017年到2019年末,分別為24.73%、25.48%和26.13%。由于存貨的價值不穩定,所以總資產也就不穩定。遑論凈資產、凈資產收益率、資產負債率會出現偏差了。
那安井食品有沒有可能續報存貨,加大資產值呢?這就不得而知了。目前也沒有直接的證據能夠證明這種猜測。但是存貨具有時效性和發生潛在損失的可能性,這點是投資者需要注意的。
在今年5月起,安井食品搭上了人造肉的快車,股價一路上漲。從40多元在11月19日達到歷史最高價66.66元。
股價漲了后,大股東減持套現的套路重現。
根據12月31日的公告,安井食品董事長、實控人劉鳴鳴在2019年套現獲益2.18億元。若加上他在2018年度減持套現的1.26億元。則累計套現3.44億。
百瑞贏不由地好奇發問,這是有多不看好自家股票,要連續兩年減持套現。董事長帶頭后,公司兩位副總經理也均在上市兩年之內減持。
(圖片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與作者聯系刪除。)
(作者:王永江???執業編號:A0840616100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