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龍小林
近日有報告稱,印度將在2034年超過日本,成為世界第三大經(jīng)濟體。不過,這也不意味著15年后,世界第三大經(jīng)濟體的位置就非印度莫屬了,因為報告還稱,日本和德國也將在未來15年內(nèi)與印度持續(xù)爭奪世界第三大經(jīng)濟的位置。那么,這三個國家中,15年后誰最有可能成為世界第三大經(jīng)濟體呢?
首先來看一下日本。日本是目前的世界第三大經(jīng)濟體,所以對日本來說只需要守住即可。2018年日本的GDP總量為4.97萬億美元,今年前三季度的GDP增速為1.8%,照此計算,在不考慮匯率變化下,全年的GDP總量為5.06萬億美元左右。假如未來15年里日本的GDP都能保持這一增速,那么到2034年的時候,其GDP總量大概為6.61萬億美元。
其次來看一下德國。德國是目前世界第四大經(jīng)濟體,其2018年的GDP總量剛好為4萬億美元,與日本相差不算很大。不過,德國今年的GDP增速預(yù)計只有0.6%左右,所以全年的GDP總量估計也就4.03萬億美元。假如一直保持這樣的GDP增速,德國到2034年的GDP總量也才4.41萬億美元,還沒日本現(xiàn)在的多。
最后來看一下印度。印度今年的GDP總量有望超過法國和英國,成為世界第五大經(jīng)濟體,這對印度來說算是一個不小成就。不過,相比日本和德國來說,印度的GDP總量還有不小差距。印度今年的GDP增速預(yù)計在5%左右,不考慮匯率下,2019年的GDP總量在2.87萬億美元左右。若是未來一直保持這一增速,到2034年,印度的GDP總量可達到5.68萬億美元。
按照上方的預(yù)測,到2034年時,日本似乎仍然還是世界第三大經(jīng)濟體,印度雖然能超越德國,但與日本還是有不小差距。不過,以上的預(yù)測并沒有考慮到GDP增速的變化,而實際上無論是哪個國家,都不可能保持GDP增速15年都不變。
這三個國家中,最沒有可能在未來15年保持現(xiàn)在增速的就是日本,因為日本今年1.8%的GDP增速,已經(jīng)近年來的峰值,未來更傾向于下降。而德國和印度今年的GDP增速,都是處在近年的低谷,尤其是印度,創(chuàng)下過去10年來最低,所以這兩國未來的GDP增速更傾向于回升。
假如讓三個國家未來的GDP增速回到過去5年的平均值上,那么到2034年時,日本的GDP總量預(yù)計在6.1萬億美元左右,德國和印度分別為5.15萬億美元和7.9萬億美元。可見,此時印度的GDP總量就能超過日本,而且就算日本未來能保持2%的增速,印度也能穩(wěn)穩(wěn)地在2034年成為世界第三大經(jīng)濟體,甚至還要不了那么久。
從以上推斷結(jié)果來看,未來世界的第三大經(jīng)濟體之爭,首先可以把德國給排除掉了,而日本和印度則都有機會。印度的潛力應(yīng)該是最大的,但前提是其GDP增速需要有所恢復(fù),僅靠目前的GDP增速并不保險。而日本也仍然有希望保住世界第三大經(jīng)濟體的位置,只不過對日本來說,除了需要自身努力外,還要看印度的表現(xiàn)。
審核:李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