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新東家
1月2日,小米集團董事長雷軍在微博公布了一張與聯想集團原副總裁常程的合影,宣布常程出任小米集團副總裁,負責手機產品規劃。隨后,常程轉發雷軍微博確認加入小米,不過現在常程微博的認證依然是聯想集團副總裁,并且微博背景也是和聯想手機相關。
此消息一出,便很快上了微博“熱搜”。一名企業高管的“跳槽”本是再正常不過的事,之所以引發熱議,是因為常程官宣離職和入職前后相隔不過兩天。
2019年最后一天,常程在微博宣布寫道,“19年成長在聯想,感悟,感謝,感恩。”宣布自己的離職。
有意思的是,當時聯想方面的回應是,“常程長期奮斗在競爭激烈的手機一線,承受了巨大的業務壓力,家庭聚少離多,基于個人身體健康和希望更多精力照顧家庭的原因,近期提出離職。”
如今才過了兩天就宣布加盟小米,并且常程還會“作為聯想移動顧問繼續為聯想移動業務做出貢獻”,聽起來有些匪夷所思。
通信專家康釗坦言,“高管以個人身體和家庭原因辭職都是一個說辭,對辭職理由不必當真”。電信分析師馬繼華也表示,“既然是離職就要找個理由,個人身體和家庭原因,大家都有面子”。
1月2日,聯想集團針對常程加入小米的消息回應稱,公司與所有高管均簽有競業禁止條款,如確有違約,公司將在法律框架內尋求問題的妥善解決,共同營造尊重契約精神的人才流動空間。
對此,北京商報記者又聯系到小米方面,但對方未予回應。
02、“萬瓷王”
據介紹,競業禁止是指根據法律規定或用人單位通過勞動合同和保密協議禁止勞動者在本單位任職期間同時兼職于與其所在單位有業務競爭的單位,或禁止他們在原單位離職后一段時間內從業于與原單位有業務競爭的單位,包括勞動者自行創建的與原單位業務范圍相同的企業。對企業來說,簽訂競業限制協議的對象,不能是公司內部的任意員工,而是掌握或熟知公司商業秘密的人員。
有媒體爆料稱,常程其實早在12月18日就已離職,與聯想創始人柳傳志退休為同一天。
資料顯示,常程是產品經理出身,2000年加入聯想,擔任筆記本事業部研發總監;2011年出任聯想集團副總裁兼移動端到端軟件平臺總經理,曾打造出聯想樂商店和茄子快傳等產品;2014年12月,常程成為神奇工場聯合創始人;2015年6月,常程出任聯想ZUK CEO;從2015年開始,常程全面負責聯想手機業務。
天眼查數據顯示,常程目前共有11家公司,其中擔任法定代表人的公司有5家,其中包括了神奇工場Zuk的運營主體北京神奇工場科技有限公司,以及神奇工場的運營主體神奇工場通訊技術有限公司,這兩個公司都涉及聯想Zuk手機的生產。
常程的個人風格很明顯,在負責聯想手機業務期間,曾多次在微博上就相關話題“碰瓷”小米,被網友戲稱為“萬瓷王”。
值得注意的是,去年同一時間,也正是盧偉冰(小米集團副總裁兼紅米Redmi品牌總經理 )加入小米的時間,他被網友戲稱為“微博斗士”,同樣喜歡在微博上“碰瓷”。有業內人士認為,常程加入小米后,想必這二位將來會上演更多的“好戲”。
03、未知數
聯想手機雖然有過輝煌時刻,但并不是常程的功勞。十年前,被業內譽為“中華酷聯”的中興、華為、酷派和聯想,曾是國內手機市場最火的四個國產品牌,憑借運營商渠道,聯想與其他三個品牌一起占據了市場上大部分的份額。2012年8月,聯想智能手機市場份額頭一次位列國內第二,達到13.1%。
不過,也正是因為對運營商的過分依賴,最終引發了聯想手機現在的狀況。據悉,彼時聯想80%-90%的手機業務都依賴運營商。2014年6月,國資委要求三大運營商壓降營銷成本,提出了三年降低70%營銷費用的目標,壓降總額接近400億元。當時,聯想只能改變營銷策略,通過電商平臺減少對運營商的依賴。
幾年來,聯想解決手機業務困局的戰略是不斷做加減法。在子品牌方面,聯想陸續推出Vibe、樂檬、ZUK,但每個品牌堅持的時間都不長。由于移動業務一直未振興,聯想在移動業務上的人事變動速度也在加速。2013年至今,已先后有劉軍、陳旭東、喬健等多位聯想高管負責移動業務。但即使如此,依然沒有改善聯想移動在國內的市場份額,長期處于1%以下。在這樣的情形下,常程離職也是必然。
但在小米看來,常程在消費電子領域擁有對行業的深刻理解和豐富的經營經驗,認為在他的帶領下,小米的手機產品規劃會更具行業前瞻力,更加貼近用戶需求,對手機業務提供更強有力的支撐。
聯想方面表示,離職后,常程的工作將由聯想集團副總裁、聯想移動亞太新興市場負責人趙允明代管,此外,具有豐富經驗的聯想移動中國區營銷負責人陳勁,將協助趙允明共同推進中國區移動業務的發展。陳勁是聯想的“老兵”,于今年9月再次加入聯想中國區消費事業部,出任中國區手機業務部總經理,時間節點也正是5G手機到來之前,這是很多廠商看中的機會。
業內人士認為,在華米OV這四大主流品牌的競爭之下,聯想手機想要逆風翻盤很難。不過,聯想重啟一名老將,顯然也希望在5G時代尋找翻盤的機會,至于結果如何還要時間來檢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