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在2018年引發輿論熱議的意大利電視劇《我的天才女友》日前回歸。延續上一季話題,第二季一上線就獲得觀眾熱捧,再度引發關于社會變革和女性成長的大討論。在豆瓣上,該季評分甚至超過第一季,高達9.6分。
《我的天才女友》系列改編自意大利當代作家埃萊娜·費蘭特的“那不勒斯四部曲”,講述了兩名女性長達50年的友誼和斗爭。出身于那不勒斯貧民區的莉拉和萊農從小是形影不離的密友,在人生路上她們互相扶持、彼此依賴,但同時又將對方視為參照,暗中角力。
《我2》描述的是莉拉和萊農的青年時代。意大利的戰后復興年代,資本涌入工業生產,貧富差距增大,階層依舊難以打破,變革在暗流中涌動。如此急劇變化的社會里,莉拉和萊農每一步都走得格外艱辛。
莉拉結婚了,成了生活優渥的富太太。但華麗的婚紗下是不堪的現實:丈夫的家暴,父兄的為虎作倀。她意識到自己不過是用于牟利的“交易工具“,一旦需要隨時被踐踏。
莉拉戀愛了,從萊農手中奪走英俊有才的尼諾。但思想的差異,尼諾的抱怨和懦弱,讓所謂的愛情在短短的二十來天里支離破碎。
莉拉出走了,帶著孩子逃離令人憎惡的婚姻。但她也從中產太太一下子淪為屠宰場女工,在惡劣的環境里忍受著老板和工友的欺壓,艱苦謀生。
相比莉拉的跌宕起伏,萊農的求學生活似乎安穩許多。但風平浪靜下同樣暗潮洶涌。期望為婚姻不幸的莉拉分憂,但無能為力;差一點得到愛情,卻眼睜睜被好友橫刀奪愛;離開原生社區去外地上大學,仍要被嘲諷方言和出身。
“人情世故太像了,搬到任何一個中國小鎮這個故事都不違和?!彪m然是發生于60多年前的故事,但《我2》衍生出的多個議題令不少觀眾感慨,從莉拉或萊農身上看到了種種“似曾相識”。大至外部環境,經濟發展產生的貧富差距、階層固化、經濟壓力是被持續探討的社會問題。細化到女性群體,女性被教導為婚姻家庭犧牲、遭遇暴力和侵犯、面臨性別歧視和職場不公,等等,在父權意識至今仍占主導的現代,哪一個不是歷歷在目,不需要繼續為之奮斗努力?
而莉拉和萊農面對挫折和背叛時,在困惑中努力掙扎,慢慢自我覺醒,不向各種“惡”低頭的沉默抗爭,也輕而易舉地擊中觀眾,令旁觀者獲得鼓舞和力量。
莉拉一度擔憂丈夫有情人后自己失去良好的生活環境,但最終絕然拋下一切離開。她在屠宰場工作到傷痕累累,卻依舊堅持和恩佐一起學習程序語言。萊農則擺脫看門人女兒的身份束縛,爭取繼續教育權利,離開落后社區成為一名大學生。還在被嘲笑出身和按部就班的環境里,努力爭取理想工作,并出版了第一部小說。
一個時時強悍實則脆弱,一個貌似柔弱實則強硬,沒有誰比誰過得好。雖然兩名女主時常暗生嫉妒,互相較勁,但當每個人都咬著牙一路披荊斬棘時,就像原文中萊農所說的,“在這個世界上,沒有什么可以贏取的。她的生活中充滿了各種或好或壞的事情,驚心動魄的事情,和我經歷的一切相比,毫不遜色?!?/p>
《我2》的結局里,莉拉燒掉了少年時畫的那本《藍色仙女》,燒毀曾經的夢想,頭也不回地返回屠宰場。社會如螺旋般飛速上升,兩人此后的生活注定不會一帆風順。但觀眾心里都明白,她們就像生命力堅韌的藤蔓一樣,一路互相信任又互相糾纏,即便面對毀滅也會努力向上重生。
林蔚 來源:中國青年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