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天雖然大盤也不好,但萬科開完年度業績會后,地產股這兩天更加嚇尿了!
很多人又罵開了,萬科作為帶頭大哥,完全沒有大哥的樣子,每次都說的嚇死人,不來安撫市場反而來擾亂市場,昨天又給出未來糟糕的預期,把地產股都打崩盤了。
萬科這個大哥表示好難當??!發表一下想法都不行,總被人罵說一套做一套。
萬科自己的股價這兩天跌幅也超過了10%。但整體要好于行業其他兄弟,今年從33跌到現在25,也還只跌了24%。
應該說A股上市的招保萬金四兄弟跌幅都比香港的內房股要好,包括華夏幸福,榮盛發展這種以前受調控影響較深的房企,今年跌幅也只有20%-30%。
而香港的內房股今年以來都遭遇了慘跌。
富力,從15.54跌到今天的8.58,下跌44%;
佳兆業,4.17跌到2.28,跌45%;
金茂,6.4,跌到4.4,跌31%;
恒大,21跌到11,跌47.6%;
融創,49跌到31.6,跌38.7%;
碧桂園,13跌到7.9,跌39.2%;
中海,31跌到22,跌29%;
對比一下,明顯發現,A股的地產股跌幅要小于港股,而在港股中,像中海這種負債率低的央企跌幅又要相對小于高杠桿的民企。
A股港股肯定是有區別的,畢竟流動性不一樣,而且港股受美股影響更大,所以跌幅更多不奇怪。
但不管怎樣,地產股整體跌幅明顯都要多于大盤,這就說明地產行業的問題了。
那地產股下跌,有什么影響呢?
老板們都是很在意自己公司股價的,為什么,因為他們要融資啊,公司股權可以拿去銀行質押貸款,股價下跌了,自然貸的款就少了。
而且你股價持續下跌,你以前在銀行質押的股權不夠了,你還得繼續補充質押物,如果公司股權全部質押完了,那你就還錢吧,還不了就平倉,資金鏈就會出問題,貸款機構反正是不會沖破那個紅線給你錢的。
所以地產股下跌,就很容易會對公司的資金鏈造成威脅!
現在市場還沒有完全恢復,我昨天說了,萬科的南方區域只恢復了6成,北方區域才恢復3成。
房子賣不出去,就沒有回款啊,怎么辦,再這樣下去房企確實很危險。
所以房企現在都在使勁融資續血!不然地主家也沒有余糧。
僅3月份以來,就有好多公司發了公告,泰禾要發120億公司債,新城控股要發300億,華夏幸福要發50億,榮盛發120億,金茂跟平安簽了每年100億。
這也說明央行放水之后,現在對企業的融資環境還是比較松的。
另外我發現啊,現在房企都在借著這個疫情防控的概念發行債券,一來是政府支持,審批會容易,二來是有政策扶持,利率也會低一些。
中國建材集團雖然不屬于地產公司,但屬于房地產鏈條上的吧,發了20億的疫情防控債,5年期的利率才3.29%,非常低。
泛??毓傻禺a也趁機申請發了20億疫情防控債。
中南建設也成功發了17億疫情防控債,票面利率6.80%/年,認購金額超55億,說明現在市場資金還是非常充裕的,6.8%的利率對我們投資者來說,已經算高的了,但對地產公司來說算相對低的。
所以怎么說呢,只要整體的貨幣只要相對寬松時,房企就是會變相受益的,畢竟政府也不會想讓企業死。
這是上市房企,他們可以發行公司債,可以做股權質押,可以去海外融資,信托,基金,反正渠道還是挺多的。
但是沒有上市的咋辦,國企央企沒上市也還好,反正有政府信用擔保。
沒上市的小民營房企就真的很危險。
我估計吧,今年三四線城市的小房企很多是熬不下去的。
三四線降價是必然的結果。
房子賣不出去,別說是小房企,大房企也要急于回籠資金降價。
小城市的剛需,不急買的可以等等。
現在有的城市已經開始下跌了30%,明天我專門寫一篇三四線城市開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