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譯者注:本文作者為美國NBA記者Grant Hughes,文中內容不代表譯者觀點。)
相關閱讀 各潛在季后賽球隊的隱憂(東部)
接下去讓我們看看西部。
洛杉磯湖人——誰能成為第二組織者
就算這個男人的生涯場均出場時間高達38.4分鐘,高于所有現役球員,就算他季后賽場均出場的42.1分鐘能在聯盟歷史上可以排到第12位,就算他是詹姆斯,他也無法在季后賽打滿每一分鐘。
他總得下場休息片刻,但當他休息時,湖人就會面對一個可怕的問題,找不到第二位可靠的組織者。
本賽季,當詹姆斯在場時,湖人的進攻效率大大提升,他在不在場的差距大約相當于聯盟進攻效率前三球隊和倒數第三的差距。
安東尼-戴維斯的到來幫詹姆斯分擔了不少壓力,濃眉也能解決不少問題,可以這么說,他就是詹姆斯生涯至今搭檔過最強的隊友。但即便濃眉很強,他也無法解決進攻組織的問題。隆多的傳球確實不錯,但他糟糕的外線火力讓對手幾乎可以毫不忌憚,當一名組織者沒有穩定的得分時,球場上壓根就不會有空間讓其發揮傳球的想象力。
人人都愛卡魯索,但事實就是到了季后賽,他可能連一次成功的進攻都組織不出。
湖人沒有第二位可靠組織者的問題一直在困擾他們,而且他們在交易截止日也沒全力去尋找答案,或許是對濃眉獨自帶隊時的超高罰球率有信心吧,否則很難解釋為何他們會放任如此大的問題不管。在詹姆斯休息時,湖人目前最可靠的進攻方式就是把球傳給濃眉,讓其完成單打或者造個犯規。
維特斯的加入或許能緩解部分問題,但縱觀其職業生涯,他在進攻端更多會選擇以個人得分終結。所以湖人到了季后賽可能還是只能指望讓詹姆斯更多上場,鑒于詹姆斯本賽季幾乎已貢獻了超人般的出場率,這個要求確實有些殘忍。
洛杉磯快船——磨合不足
如果快船今年最終奪冠,那我會對常規賽的重要性產生懷疑。
并不是說快船打得有多差或者有多不在乎,但從感官上來說,快船對常規賽的態度看起來更像熱身,他們不斷輪休自己的球星,名為負荷管理。隨后又在交易截止日和買斷市場不斷出擊,球隊的名單變得越來越豪華,同時也愈發顯得沒有磨合度。看起來,快船壓根就不在意化學反應和熟練度這些東西。
以過去的傳統觀念來看,只有那些化學反應出色,全隊磨合絲滑,隊內人人親如兄弟的球隊才能在季后賽獲得成功,但快船顯然不太認同這些老黃歷。
雖然有種世界觀被擊碎的感覺,但不得不說快船有那么想的資本。今年只要他們全員就緒,就會變得無堅不摧。據數據統計,當快船全員健康可以出場時,他們的戰績為10勝1負,只有湖人贏了他們一場。
當你想為爭冠打造陣容時,小卡絕對是前三人選,而且快船還為他配備了一群近乎完美的支持者。快船現在唯一的問題可能就是缺乏磨合,不是那種普通時刻的磨合,而是那種生死關頭的配合度。
丹佛掘金——進步幅度過慢
掘金在去年季后賽經歷了兩輪七場血戰。馬龍更是在去年常規賽最后一場妙計安天下,用一場失利為球隊爭取到了更有利的位置,這支球隊在去年得到不少經驗。
他們的劇本完美符合人們對一支年輕球隊的期待,一點一點的進步,然后在季后賽中越走越遠。
掘金的陣容在今年得到了一些補充,小波特傷愈復出,打出了不少符合人們預期的表現,雖然他還沒到那種可以改變系列賽走向的等級,但他或許能在某一兩場比賽中為球隊帶來不少幫助。除了小波特,格蘭特的加入也非常有價值。
從很多角度來看,這支掘金和去年不同,但如果你更深入地去探索,你會發現他們還是和去年一樣。從戰績看,掘金今年預計能拿下54勝,僅比去年多2勝。進攻依然過度依靠約基奇,而且他們的凈勝分甚至比去年還低了一些。
穆雷依然非常不穩定,約基奇在外線的出手依舊時常不夠自信,米爾薩普又老了一歲。這些問題就是他們去年輸掉的西區半決賽的命門,而今年一切都沒有改變。
掘金渴望繼續進步,然后在季后賽證明自己,但進步的幅度是否能跟上他們對成績的期待呢?我個人表示懷疑。
休斯頓火箭——小球真的靠譜嗎?
火箭已經開始了自己的絕命之旅,極致瘋狂的小球陣容配上兩位MVP級后衛,確實很有趣,但這真的在季后賽行得通么?
威少不穩定的跳投、毫無保護的防守籃板、薄如蟬翼的內線防守、季后賽的哈登,其實這些問題都會被沒中鋒無限放大。
火箭的常規賽戰績一直不錯,他們在沒有大個子的情況下贏了不少球,倒在他們面前的不乏強隊,獨行俠、湖人、爵士和灰熊都成被這群小個斬于馬下。威少在這個陣容中如魚得水,沒有中鋒帶來的球場空間讓威少的突破變得無人能擋。
但是,這個世界的規則就是一切都需要付出代價。防守籃板倒數第一就是代價之一。
到了季后賽,回合數會變少,進攻效率會變得更加重要,當一支球隊可以通過前場籃板獲得更多進攻機會時,優勢就會變得很大。而且火箭賴以生存的技能之一:摘下籃板讓威少一條龍反擊,也會因為無法保護籃板而消失。
當然,火箭也有自己的優勢,他們過去幾年的季后賽經歷讓德帥的認為小個陣容才是季后賽決勝階段的制勝法寶。而且一旦讓這支球隊找到手感也幾乎找不到任何破解之法。但任何可能都存在幾率大小之分,季后賽是一個每輪七場的漫長之旅,歷史證明,效率和籃板更容易讓球隊走得更遠。
猶他爵士——防守
防守?爵士的防守?存在問題?
在給出致命三連問前,我想先問問你本賽季看了多少場爵士的比賽。過去幾個賽季,有戈貝爾坐鎮內線的爵士確實都是聯盟中防守最好的球隊之一,在過去三個賽季他們的防守都排名聯盟前三。
過去幾年,讓爵士無法更進一步的頑疾是進攻,他們屢屢因為無法將球放入籃筐而慘遭淘汰。今年,他們的進攻流暢了,但自己的傳統——防守卻被搞丟了。
數據不騙人,自12月1日以來,爵士的防守排名聯盟第18。1月1日以來排名第20,2月1日以來排名第27。
爵士防守體系的崩潰不是因為單一問題而導致的,費沃斯換成博揚-博格達諾維奇讓球隊少了不少強度,康利始終無法融入陣容——不僅是在進攻端,戈貝爾愈發希望在進攻端證明自己,同時也減少了在防守端的投入度。這一系列麻煩讓爵士賴以成名的防守變得支離破碎。
看到爵士開始能輕松得分讓我感到欣慰,但我也為他們的拆東墻補西墻行為而感到難過。
俄克拉荷馬雷霆——幸運女神還能微笑多久
(譯者注:這部分譯者對原文作者的想法和觀點不敢茍同。)
雷霆本賽季擁有全聯盟最高的關鍵時刻凈勝分,這讓他們幾乎每周都能創造一些扣人心弦的戲劇化比賽,也幫助他們拿下了一些毫厘之間的勝利。
雷霆上演了本賽季最精彩的故事,這支由逐漸老去的圣保羅所帶領的球隊已經幾乎鎖定了季后賽席位,在為他們鼓掌的同時,隱憂也不得不提——關鍵時刻得分是一種不那么可靠的能力,它常常會掩蓋球隊的許多問題。
拿去年的快船舉例,快船上賽季是全聯盟關鍵時刻得分最多的球隊,每百回合凈勝對手17.4分,今年快船的這項數據為-1.8分。我想幾乎沒人會認為去年的快船比今年強吧。
關鍵時刻得分當然需要球員的實力和大心臟,但這項數據始終都存在極大的隨機性,你無法保證在以后的比賽遇到相似情況時,你還能投進那些關鍵球。而且這項數據帶來的另一個作用是讓人們對一支球隊產生錯誤的預期,關鍵球最能提高人們的關注度和腺上激素,當一支球隊幾乎每周都能完成絕殺時,外界都會感覺他們很強。
是的,經驗老道的保羅幾乎見過所有可能發生的球場狀況,這絕對有助于提高球隊的關鍵時刻決勝能力,但用之前比賽的結果去套用未來比賽絕對是錯誤的。
達拉斯獨行俠——關鍵時刻得分和東契奇的疲勞問題
好吧,我確實作弊了,說好不把球員狀態和傷病考慮在內,但東契奇之于獨行俠的重要程度和他所承擔的壓力讓我不得不提。
東契奇非常出色,但他能在生涯第二年就到達這個等級的最主要原因是具備了超強的處理球能力,很多時候是在強壓下處理球。副作用也很明顯——使用率過高,東契奇是我見過所有20歲出頭球員中使用率最高的。當然,信任他讓獨行俠獲得了巨大的回報。
但是,球員不是機器,每個人都會疲勞。東契奇的打法讓我想起哈登,兩人都有超高使用率,也同樣會在比賽末段效率大幅下降。就我的觀察來看,東契奇總會在比賽最后時刻顯得體力不支。
這個問題一直伴隨著東契奇,上賽季他就是如此,在效力皇馬時也是同樣。過度使用、過度依賴讓東契奇愈發顯得疲憊不堪。
當東契奇體力下降,效率下滑后,獨行俠在關鍵時刻缺乏得分能力就很容易理解了,這可能會成為季后賽獨行俠的最大軟肋。
孟菲斯灰熊——他們到了一個本不該在的位置
現實說,灰熊現在最大的擔憂應該是如果打進季后賽,所面對的對手過于強大。
幾乎看不到任何灰熊爆冷的可能,如果灰熊能保持一個好心態或許能拿下一場勝利,不過更大的可能性是會被橫掃。
他們本不該在這的。灰熊這兩年開啟了重建計劃,本賽季在送出康利選擇莫蘭特后,我相信他們原先的預期絕對不是季后賽。過早面對慘敗對于一支年輕的球隊來說有時并不是好事,可能會讓他們太早了解世界的可怕然后磨平了自己的棱角。
原文:GrantHughes
編譯:最佳第十五人
討論 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