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股東陷入借款合同糾紛 “港股信托第一股”山東國信4680萬股股權將被司法拍賣 來源:每日經濟新聞
日前,京東司法拍賣平臺發布一則拍賣公告,山東省濟南市中級人民法院(以下簡稱“濟南市中院”)將于2020年2月10日在京東網絡司法拍賣平臺上公開拍賣濟南市能源投資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濟南能源投資”)持有的山東省國際信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山東國信”)4680萬股股權。
據公開資料,山東國信于2017年末在港股上市,被稱為“內地信托登陸國際資本市場第一股”、“港股信托第一股”。此次擬拍賣的股權為山東國信已過限售期的內資股,起拍價確定為6780萬元。作為上述股權的持股方,濟南能源投資是一家國有獨資公司,也是山東國信的發起人之一,2018年末持有山東國信1.29%股權。此次濟南能源投資所持的部分山東國信被司法拍賣,與一則借款合同糾紛案有關。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山東國信目前總股本為46.59億元,本次待拍的4680萬股股權占山東國信總股本逾1%。依照山東國信2018年末的股權結構,若競買者成功拍下這筆股權,或將躋身這家上市信托公司前十大股東之列。待拍股權已過限售期
日前,濟南市中院在京東法拍發布拍賣公告,擬將濟南能源投資持有的山東國信4680萬股股權在京東司法拍賣平臺上進行第一次公開拍賣,拍賣底價為6780萬元,具體拍賣時間為2020年2月10日10時至2020年2月11日10時止(延時的除外)。參與拍賣需交納保證金1350萬元,競買增價幅度為30萬元。
公開資料顯示,山東國信初創于1987年3月,前身為“山東省國際信托投資公司”,2007年獲批換發新的金融許可證,名稱變更為“山東省國際信托有限公司”,2015年整體變更為股份有限公司。
2017年12月,作為山東省唯一的省屬信托公司,山東國信頭頂“內地信托登陸國際資本市場第一股”及“港股信托第一股”的光環在香港聯交所掛牌上市。截至2019年6月末,該公司合并資產總額136.59億元,受托管理的信托資產規模為2472.90億元,信托總數1203個。
2018年年報顯示,截至報告期末,山東國信發行股份總數為25.88億股,其中內資股19.41億股,H股6.47億股,擁有6名內資股股東以及64名H股股東。
2019年初,通過資本公積轉增,山東國信將總股本增至46.59億元,股東持股數量同比例增加,股權結構保持不變。以此計算,本次待拍的4680萬股股權占山東國信總股本逾1%。
拍賣公告說明,此次擬拍賣的股權性質是內資股,已過限售期,該股權不能在香港上市交易,可以在國內交易轉讓。從山東國信2018年末的股權結構來看,該公司第十大股東為一名個人股東,持股數量為2萬股。這也意味著,若以2018年末山東國信股權結構來看,競買者成功拍下這筆股權后,將躋身這家上市信托公司前十大股東之列。
山東國信2018年末前十大股東 數據來源:山東國信2018年年度報告
值得一提的是,山東國信的控股股東為山東省魯信投資控股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魯信集團”)。12月30日,山東國信發布公告稱,魯信集團的注冊資本將由人民幣30億元增至人民幣115億元,新增注冊資本將全部由山東省財政廳出資,魯信集團控股股東將由山東省國資委會變更為山東省財政廳。股權評估價高于近期股票交易均價
雖然成功登陸港股,但山東國信在資本市場的股價表現并不盡如人意,上市首日便跌破每股4.56港元的發行價,最終以4.42港元/股收盤,跌幅3.07%。
Choice數據顯示,2019年11月27日~12月27日,即拍賣公告發布的前一個月,在21個交易日里,山東國信共成交578萬股,成交價最高0.91港元/股,最低0.80港元/股,均價0.843港元/股,根據最新的匯率計算,這一均價折合人民幣0.754元/股。
對于此次擬拍賣的4680萬股內資股,濟南市中院委托評估公司進行了評估。評估報告顯示,以2018年12月31日為評估基準日,采用市場法,在持續經營條件下,山東國信每股股權評估價值為1.45元。根據此次股權拍賣的底價6780萬元計算,折合每股約1.45元,與評估價相當。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拍賣底價較山東國信近一個月在港股市場的交易均價高出逾90%。不過,從最近一期財報來看,截至2019年6月末,山東國信所有者權益為94.38億元,以46.59億總股本計算,當期每股凈資產折合2.026元/股。
2019年山東國信中期業績報告披露,2019年上半年,該公司營業收入8.58億元,歸屬于公司股東凈利潤3.28億元,同比分別下降9.8%、23%。對于業績下滑,山東國信表示,主要原因是2019年上半年處置經合并的結構性實體持有的聯營企業凈收益、利息收入同比減少等綜合影響所致。
實際上,記者注意到,除了山東國信外,一些其他內地金融機構在港股市場也表現欠佳,如剛剛在港交所掛牌交易的貴州銀行也在上市首日經歷了破發,全天股價下跌超過7%。那么,港股股價與內資股估值之間具有多少可比性呢?東北證券研究總監付立春對記者表示,因所處市場、估值方法、股票性質等不同,可比性不是特別強,港股市場分化嚴重,高估值、高流通性的股票只有少數。濟南能源投資身陷借款合同糾紛
值得注意的是,作為山東國信4680萬股股權的所有人,濟南能源投資是山東國信的發起人之一,2018年末持有山東國信1.29%股權,持股數量為3336.39萬股。
山東國信招股書顯示,濟南能源投資成立于1998年4月,是一家國有獨資公司,主要從事山東省濟南市基礎設施基金的管理,其唯一股東是由濟南市發改委全資擁有的濟南產業發展投資集團有限公司。
據評估文件,2018年12月6日,濟南市中院查封了濟南能源投資持有的山東國信2600萬股股權。2018年12月,山東國信增資擴股后,被查封股權數量增至4680萬股。
作為山東國信的發起人之一,濟南能源投資為何走到了所持股權被司法拍賣的地步?在拍賣公告中,山東省濟南市中級人民法院公布了案號為魯01執恢254號執行裁定書。該文書顯示,此執行涉及借款合同糾紛案,申請執行人為自然人王書虹,被執行人則分別為富美科技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富美科技”)、富美科技董事長李金林、濟南能源投資、自然人韓云亮。記者從中國執行信息公開網查詢獲知,魯01執恢254號案執行標的為3847.18萬元。
實際上,濟南能源投資持有的部分山東國信股權在數年前已處于司法限制狀態。據山東國信披露,該公司曾收到法院通知,規定自2016年11月30日起至2018年11月29日止兩年期間,不得出售濟南能源投資持有的3000萬股股份。該通知乃為回應由第三方針對濟南能源投資提出有關民事訴訟的財產保全申請而發出。
而記者發現,濟南能源投資因涉及借款合同的糾紛并不止上述案件。中國裁判文書網披露的司法文書顯示,因富美科技向萊商銀行借款本金5108.32萬元未還,為其提供連帶責任保證的濟南能源投資也被萊商銀行一同告上法庭。2018年9月,濟南市中院作出一審民事判決,判濟南能源投資對該債務承擔連帶清償責任,并有權向富美科技追償。濟南能源投資雖對此提出上訴,但二審維持了原判。2019年6月,最高人民法院駁回了濟南能源投資的再審申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