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支持實體經濟發展,降低社會融資實際成本,中國人民銀行決定于2020年3月16日實施普惠金融定向降準,對達到考核標準的銀行定向降準0.5至1個百分點。在此之外,對符合條件的股份制商業銀行再額外定向降準1個百分點,支持發放普惠金融領域貸款。以上定向降準共釋放長期資金5500億元。(新聞鏈接:央行宣布定向降準!)
此次降準是今年來央行實施的第二次降準,在當前形勢下,降準將如何支持實體經濟?又會對市場帶來什么影響?
業內人士表示,此次定向降準在預期之中,受到疫情的沖擊和國際市場的突然變化,經濟下行壓力比較大,中小企業、民營企業比較困難,降準可以精準紓困,釋放長期流動性,對于市場總量流動性保持合理充裕起到積極的作用。
同時,此次降準釋放的信號,對市場的運行,未來預期改善,以及資本市場的穩定運行也會起到一定的積極作用。
中國首席經濟學家論壇理事長 連平:從結構上來說,通過定向的降準來支持普惠金融,其實主要是支持小微和民營企業在目前的壓力較大的情況下面,能夠使得部分的企業和民營的一些經濟能夠受到很好的支持。另外,通過這樣的一個定向的動作,對整個市場也給出了一個非常明確的政策信號,支持經濟、保障經濟,保持一個良好的運行的狀態。
此外,此次央行額外加大了對股份制銀行的降準力度。對此專家表示,對普惠金融服務貢獻較大的銀行或受到疫情影響較大的中小銀行實施定向降準,增加再貸款、再貼現額度,可以降低企業負債成本,定向釋放長期低成本流動性,增強了政策的執行力和落地效果。
國家金融與發展實驗室特聘研究員 董希淼:股份制商業銀行市場化程度比較高,體制機制靈活,產品和服務創新能力比較強。對這些股份制銀行額外降準,向它們釋放更多流動性,有助于股份制銀行發揮優勢,加大普惠金融領域貸款投放,更好服務實體經濟。
業內人士認為,目前在外部的壓力比較大的情況下,未來貨幣政策繼續朝著更加靈活的方向推進,在未來一段時間仍會繼續堅持,對于整個經濟的運行發揮的作用會進一步顯現。
來源:央視財經(ID:cctvysc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