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哈爾濱3月16日電 題:黑龍江:日產3萬只到238萬只“小口罩”緣何實現“大突破”
作者 孔祥宇 姜輝
2月16日以前3萬只,2月16日10萬只,2月25日30萬只,3月9日100萬只,3月12日200萬只,3月15日238萬只,預計3月末將突破300萬只……這是一組黑龍江省口罩日產量變化數值。不到一個月的時間里,中國最北省份黑龍江省將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最急需物資之一的口罩日產量提高了78倍。
從1家到26家,口罩生產企業增長“加速度”
“疫情防控之初,全省只有1家口罩在產企業,1條生產線,日產量在3萬只左右,每個月只生產15萬只,庫存為‘零’,這就是我們的家底”。據黑龍江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相關負責人介紹,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后,按照黑龍江省委省政府的統一要求和部署,該廳通過省市聯保、駐廠專盯,推動黑龍江省內唯一在產口罩生產企業2日內實現滿負荷生產。同時幫助哈藥集團等黑龍江省內企業采購口罩生產線,引導有意愿的企業轉型上產,僅用一周的時間將2條生產線運抵黑龍江省,2天之內,哈藥集團制藥總廠日產3萬只醫用防護口罩、2萬只醫用外科生產線正式投產,并實現了N95口罩零的突破。截至3月15日,黑龍江省口罩生產企業達26家、新增生產線42條、新增產能322萬只。預計3月末,黑龍江省口罩生產企業將超過46家、日產能突破500萬只。
哈藥集團制藥總廠職工加班生產口罩。 呂品 攝6天調試25臺設備,技術團隊為企業“護航”
有了口罩生產設備,技術跟不上也不成。黑龍江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盯緊設備安裝調試、故障排除和安全運行三個環節,依托哈工大機器人集團組建了黑龍江省“口罩生產智能維護與設備調試技術團隊”,僅用2小時就把文杰公司采購的口罩生產設備性能摸透參透,2至3小時就可完成一臺設備的調試,6天內使25臺設備實現了高速運轉,一次性醫用外科口罩和N95口罩日產量,由原來的每條線5萬只提升到了10萬只,成品率從原來的75%提升到95%。
哈藥集團制藥總廠投產黑龍江省首條N95口罩生產線。 呂品 攝口罩原材料量產,每天生產熔噴布4.5噸
口罩生產設備解決了,沒有原材料供應還是不行。熔噴布是口罩生產鏈上游的核心原材料之一,被稱為醫用外科口罩和N95口罩的“心臟”。隨著醫用口罩產量持續攀升,黑龍江省的口罩生產企業面臨無法保證原材料穩定供給的問題。黑龍江省工業和信息化廳成立專班、指定專人,制定了“一對一”的工作方案,全力推動黑龍江省唯一生產熔噴無紡布的黑龍江安瑞佳新材料科技開發有限公司復產。2月17日,安瑞佳熔噴布實現批量生產,目前每天可以生產熔噴布4.5噸,可供生產普通醫用外科口罩400萬至500萬只。(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