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客戶端北京3月16日電(謝藝觀)美聯儲當地時間15日宣布將聯邦基金利率目標區間下調至0-0.25%的超低水平。美聯儲降息至零,能否給上周暴跌的美股畫上一個休止符?對中國又有何影響?
資料圖:美聯儲主席鮑威爾。中新社記者 陳孟統 攝降息能否讓美股止瀉?
美聯儲15日發表聲明稱,新冠肺炎疫情暴發擾亂了包括美國在內的多個國家,全球金融市場也受到明顯影響。現有經濟數據表明,美國經濟已經進入充滿挑戰的時期。
北京時間,剛剛過去的一周,全球金融市場被新冠肺炎疫情和石油價格戰錘懵,上演“黑色一星期”。上周美股暴跌暴漲,罕見出現史上第二次和第三次熔斷,全周道指跌10.36%,納指跌8.17%,標普500指數跌8.79%。
美聯儲此次降息能否挽救美股于危難之中?
“這是美聯儲有史以來最大的動作。” 英大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李大霄表示,美國正式邁進零利率時代并同時重啟量化寬松,對穩定全球經濟增長有重要作用,特別對穩定美國股市有積極意義。
不過長江證券認為,危機時刻貨幣政策對沖影響通常極為有限。當前美股估值仍顯著高于歷史危機時刻底部位置。未來若疫情在海外繼續加速蔓延,海外市場仍然存在較大尾部風險。
全球重要股指一周(3月9日-14日)漲跌情況匯總。在恒大集團首席經濟學家任澤平看來,“根據中國和新加坡的成功經驗,面對疫情大面積爆發擴散,首先要控制疫情和恢復生產生活,提供短期流動性和減稅,然后再逐步刺激經濟增長和就業。美聯儲直接貨幣大放水,步驟錯誤。”
“在疫情擴散階段,無論是降息還是量化寬松都無法改變居民部門的消費行為和企業部門的投資行為,因而無法真正拉動實體經濟的總需求。”粵開證券指出,貨幣寬松對扭轉企業的信用溢價的功能也相對有限,企業部門違約風險難以遏制。
任澤平指出,全球金融市場雪崩,疫情只是導火索,根源是貨幣長期超發的經濟、金融、社會脆弱性。摩根資產管理公司全球市場策略師Kerry Craig認為,盡管美聯儲剛剛采取了支持增長的行動,但是美國經濟仍有可能滑入衰退,只是這種衰退不會持久。
美聯儲宣布降息后,市場反應并不佳,10年期美國國債收益率下跌32個基點,美股股指期貨持續下行,盤中觸發交易限制。截至發稿時,標普500指數、道指期貨、納指期貨均跌超4%。
多個國家或地區跟隨美聯儲降息
美聯儲當地時間周末緊急降息,向全球市場扔下一顆“炸彈”。16日,亞太多個國家或地區緊跟美聯儲腳步,紛紛采取降息等寬松政策,增加市場流動性。
16日,新西蘭央行宣布將官方現金利率下調75個基點至0.25%,并預計在未來12個月內將保持這一利率水平不變。
澳大利亞聯儲主席PhilipLowe在網站上的聲明中說,澳大利亞聯儲將在周四宣布進一步的政策措施,以支持澳大利亞經濟。“隨時準備在二級市場上購買澳大利亞政府債券。”
日本央行也宣布提前召開貨幣政策會議。瑞銀財富管理投資總監辦公室預期,日本央行本周將小幅降息10個基點,并可能繼續加大ETF購買力度。
“面對一個多世紀來最嚴重的全球健康危機,世界各地財政和貨幣政策決策者將不得不全力以赴,竭力避免經濟從當前看來已不可避免的衰退演變為蕭條,金融市場從下跌演變為崩盤的厄運。”太平洋投資管理公司(Pimco)全球經濟顧問Joachim Fels說。
據不完全統計,3月以來,已有澳大利亞央行、美聯儲、馬來西亞央行、沙特央行、阿聯酋央行、巴林央行、中國香港金管局、中國澳門金管局、加拿大央行、阿根廷央行、英國央行、冰島央行、塞爾維亞央行、挪威央行等啟動了降息。
中國人民銀行資料圖。中新社發 李慧思 攝對中國有何影響?
——中國是否會降息?
市場普遍分析認為,隨著美國等紛紛施行寬松貨幣政策,中國貨幣政策邊際寬松的外部掣肘因素緩解。
13日,中國人民銀行宣布3月16日實施定向降準,釋放長期資金5500億元。不過,16日,中國人民銀行開展的1年期MLF(中期借貸便利)操作1000億元,操作利率3.15%。利率維持不變。
“中國會以我為主,綜合考慮人民幣升值、熱錢流入風險和內部通脹和資產價格泡沫風險。”安信證券首席策略分析師陳果表示,中美利差標志著中國依然處于有利位置。
15日,中國人民銀行貨幣政策司司長孫國峰表示,人民銀行將繼續綜合采取多種措施促進貸款利率明顯下行,運用多種貨幣政策工具,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
“繼續推進LPR(貸款市場報價利率)改革,有序推進存量浮動利率貸款定價基準轉換,引導完善商業銀行內部的轉移定價(FTP)體系,將LPR內嵌入銀行內部的利率機制中,完善LPR的傳導機制,繼續釋放改革促進降低貸款實際利率的潛力。”孫國峰說。
——會沖擊A股市場嗎?
在前期降準政策等鋪墊下,市場認為,美聯儲降息不會對A股市場造成太大震蕩,相反還會帶來機會。
李大霄稱,中國貨幣政策空間增大,疊加中國央行的降準16日落地實施,再加上中國控制疫情起到明顯成效,對A股和港股市場的穩定有重要意義。
國盛證券認為,A股有其獨立性,短期仍將延續寬幅震蕩為主,機會在震蕩中顯現,政策紅利、流動性支持的大邏輯仍在。
“A股基本面相對優勢好于海外,外部貨幣寬松也有助于切斷海外流動性風險向國內傳導。”粵開證券認為,A股仍具備結構性投資機會。
——對中國樓市是否有影響?
中原地產首席分析師張大偉指出,“疫情后,樓市下調難免,但降準有利于房地產市場的降幅放緩,對于市場有穩定的作用。”
張大偉稱,16日實施的降準能釋放較多低成本的長期資金,有利于降低金融機構資金成本,進而降低民營和中小微的融資利率。降準也有助于后續銀行貸款政策的寬松。
在分析人士看來,美聯儲降息后,中國貨幣政策空間增大。“后續如果國內繼續降息,將有利于企業貸款,不排除部分流入房地產。”張大偉稱。(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