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報訊(記者 曹晶瑞)介紹蔬菜的農時農事,家喻戶曉的大白菜必須榜上有名,尤其在北京,冬天里家家戶戶都會吃上好多頓大白菜,對于老一輩兒人來說,更是只有家里的墻根、陽臺囤好一堆白菜,心里才踏實,才能安心過冬。
百菜不如白菜,白菜當數玉菜。作為白菜界的明星產品——河北玉田白菜之所以口感得到大家伙兒的認可,因為其背后有著一套嚴格的種植管理標準,就連種子都是由精挑細選的優質“菜疙瘩”自然繁育出的。按說春耕本應該和秋天播種的白菜沒什么關系,其實大白菜早在春季就要為秋播做準備了,目前正在進行育籽,也就是播種“菜疙瘩”。
綠油油的白菜田。受訪者供圖玉田正往土里埋“菜疙瘩”
大白菜主要是秋季種植,但和很多蔬菜一樣,不同品種的白菜播種時間不同。一般來說,早熟品種在8月上、中旬播種,中晚熟品種在8月下旬至9月初播種。
玉田是傳統蔬菜種植大縣,玉田大白菜可謂家喻戶曉。玉田大白菜因耐貯藏、產量高、不抽苔、葉色深綠、葉脈細密、味甜嫩脆等特點而聞名全國,素有“玉菜”之稱。
玉田白菜好吃自有其好吃的道理。玉田華瑞種植農民合作社理事長王懷宇介紹,傳統玉田大白菜,又名“包尖白菜”,早在春季就開始為秋播準備了。“目前,我們的包尖白菜正在進行育籽。”?王懷宇介紹,育籽即精挑細選優質白菜,將其菜葉等砍掉,只留下有菜根的菜疙瘩部分,埋到地里育籽兒。
歷經層層篩選 才能最終成為被栽進土壤的種子
說起菜疙瘩的選擇可是很有講究的,因為這一環節將直接影響著白菜的品種。“在秋天收菜時,將品相好、顏色綠、個頭兒形狀非常漂亮的留作種子,這種種子自繁自養,沒有任何人工干預?!?王懷宇稱,通俗地說,就是會選擇基因優良、抗病性強的菜疙瘩作為種子。
眼下正是土豆等蔬菜春播的時節,合作社負責包尖白菜種植的工人們正忙著翻地,栽種菜疙瘩,過一段時間,菜疙瘩會發芽、開花,結籽兒?!暗搅讼奶?,我們會對這些籽兒進行二次篩選,顏色深紫、籽粒飽滿的籽兒才會最終被播種到地里,最終長出新一茬優質的玉田包尖白菜”,王懷宇介紹說。
此前,新京報鄉村頻道也專門針對玉田的“包尖白菜”進行過報道。早在1980年以前,玉田白菜是供應北京、天津地區冬儲大白菜的主要品種,至今也是北京的主力白菜供應產區。王懷宇梳理了一下白菜的農時流程,大致就是3、4月份播種“菜疙瘩”,到夏季收獲種子,在二伏種下菜籽育苗,處暑栽菜秧子定苗或在8月中旬直接播種菜籽后再定苗,最終按照傳統管理模式,在地里澆水、施肥、防蟲、除草等,到立冬時節也就是11月初收獲,挖窖冬儲,源源不斷供應市場。
新京報記者 曹晶瑞
編輯 唐崢 校對 危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