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濟南2月24日電 題:山東支援湖北醫療隊“女漢子”養成記
作者:孫宏瑗
“我都變成了‘女漢子’,病毒該怕了吧!勝利還遠嗎?”山東第二批支援湖北醫療隊隊員、山東大學齊魯醫院呼吸專業護師盛東芹已到黃岡大別山區域醫療中心近30天。“總擔心自己哪天倒下成了‘逃兵’,沒想到已在前線戰斗20多天,現在的我是一名合格的戰士!”
山東第二批支援湖北醫療隊隊員、山東大學齊魯醫院呼吸專業護師盛東芹至今到黃岡大別山區域醫療中心近一個月,現在的她可以左右手同時拎起兩大袋垃圾。 山東大學齊魯醫院供圖據盛東芹描述,曾經的她在家人面前也是“矯情的弱女子”,連礦泉水瓶蓋都擰不開。剛到黃岡時,因穿上防護服憋悶難受,而且要穿8個小時的尿不濕,她又趕上生理期,每次看到防護服,盛東芹委屈地想哭。但現在的她可以同時拎起兩大袋垃圾。
圖為,山東省第三批支援湖北醫療隊隊員、山東大學齊魯醫院急診專業護師張娜在進行醫護工作。 山東大學齊魯醫院供圖盛東芹的團隊有很多“90后”,他們身兼數職。訂飯、發飯、輸液打針、收拾垃圾、拖地、消毒、采集標本、送標本、管理危重病人的吃喝拉撒、疏導患者的不穩定情緒……為了提高工作效率、加強醫護溝通,他們還自創手勢用語。“我們無畏、不屈不撓,永遠呈現出積極的狀態,將滿滿的正能量帶到病房,病人的情緒也可以平穩下來。”盛東芹相信勝利的曙光就在眼前,她和同事相約,疫情過后,去看一看大別山,看一看美麗的湖北。
山東省第三批支援湖北醫療隊隊員、山東大學齊魯醫院急診專業護師張娜到武漢同濟醫院中法新城區醫院20余天。為了工作方便,更好的做好防護,她自己修剪了頭發。考慮到工作中長時間穿戴防護服,可能出現惡心、嘔吐等不適,她盡量不吃飯、不飲水。張娜的眼睛近視加散光,因怕影響工作,她不敢輕易摘掉眼鏡,導致戴上護目鏡后眼鏡壓得鼻梁生疼。
山東省第三批支援湖北醫療隊隊員、山東大學齊魯醫院急診專業護師張娜的眼睛近視加散光,因怕影響工作,她不敢輕易摘掉眼鏡,導致戴上護目鏡后眼鏡壓得鼻梁生疼。 山東大學齊魯醫院供圖2月18日,張娜照常上班。突然有人在背后拍了她一下,“張娜老師?”“李越?是你!”雖然身體被口罩、帽子、防護衣包裹著,但兩人還是一眼認出彼此。5年前,他們是師生,分別之后未曾見面。沒想到5年后,他們為同一目的在千里之外的武漢相遇。沒來得及過多交流與敘舊,她們相互做了一個握拳的手勢,繼續投入到工作中。“相信在全社會的共同努力下,我們一定會戰勝疫情,凱旋指日可待。”張娜說。
在武漢同濟醫院中法新城區醫院,山東省第三批支援湖北醫療隊隊員、山東大學齊魯醫院保健科呼吸專業主治醫師許霞穿著全套防護裝備查房到凌晨2點,肌肉都僵硬了。她脫下厚重的防護服,深深地吸了口氣,感覺自己活了過來。
圖為醫護人員在為患者取咽拭子。 山東大學齊魯醫院供圖許霞揉了揉鼻子,紅紅的壓痕又痛又癢。臨行前,護士長特意給她們準備了水膠體,以減輕長時間帶護目鏡的壓傷。但病房里一個長期臥床的病人骶尾部出現了壓瘡,病房里沒有減壓敷料,她把水膠體交與護士,給病人用上了。
為了節約防護用品,每次進入病房,許霞都盡可能完成更多操作和診療,但每一個大幅度的動作都會讓她氣喘吁吁,在密不透風的全套防護裝備里,她的心率一百二十次/分以上。“我們不冷,不累,也不難。敢打必勝,武漢必勝,齊魯必勝!”寫下手記,許霞繼續投入到戰“疫”之中。(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