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一汽吉林混改落地,寶雅新能源“低速”身份轉正
一汽吉林混改求生,寶雅新能源15億獲得生產資質,“弱弱”結合能否聯手破困局,前景或不明。
12月27日,一汽吉林汽車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一汽吉林”)和山東寶雅新能源汽車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寶雅新能源”)正式簽約,這意味著一汽吉林正式完成了“由國轉民”的混改 ,寶雅新能源也由此獲得乘用車生產資質,進入乘用車市場。
上海聯合產權交易所日前發布的公告顯示,一汽吉林增資項目結束,進入結果公告期。寶雅新能源以15億元獲得一汽吉林70.5%的股權,成為一汽吉林最大的股東。待 2020年1月2日公告期結束后,一汽吉林混改混改塵埃落定。
混改自救為一汽集團整體上市鋪路
今年10月,一汽吉林在上海聯合產權交易所發布掛牌信息,擬募資金額15億元,增資完全后原股東的持股比例將縮減至30%左右,新增股東的持股比例將為70%左右。與此同時,一汽吉林要求投資方必須滿足以下條件:實際繳納注冊資本不少于2億元,整車研發、生產制造和銷售經驗不少于五年以上,同時投資方還需要擁有華東、華中兩個地區萬輛以上的銷售業績,以及需要具備出口經驗且擁有累計出口過千輛的業績等條件。
天眼查數據顯示,今年11月,一汽吉林的注冊資本減少91.08%。據悉,這是依據彼時大股東一汽股份的批復進行了減資,注冊資本由人民幣56億元減少至5億元。業內人士認為,此舉也是為達到股東之間的資產平衡,更是表明一汽吉林混改的決心。
業內普遍觀點認為,一汽吉林的混改一方面是為了自救,另一方面也是為一汽集團的整體上市鋪路。公開信息顯示,從2016年至今,一汽吉林連續三半年虧損,累計虧損金額超過35億元,截至今年6月底,一汽吉林資產總額為30億元,負債為33.58億元。
從產品和銷量來看,目前一汽吉林旗下車型包括森雅R7、R9和R7新能源等三款乘用車,佳寶VV7、V80等多款商用車,盡管一汽吉林旗下車型數量并不算少,但從當前在市場的表現來看,一汽吉林的車型逐漸邊緣化。
未來三年,一汽集團在自主品牌上的著重點是紅旗、奔騰和解放,一汽吉林并不在其內。此外,一汽集團今年動作頻頻,包括此前一汽股份無償轉讓一汽夏利股權,皆被業內人士解讀為剝離不良資產,為整體上市做準備。
入局乘用車市場謀求轉正
斥資15億元、接盤一汽吉林的寶雅新能源成立于2009年,注冊資本2.37億元,是一家位于山東德州的低速電動車生產商,從生產規模上來看,其主要產品涵蓋新能源類電動車、特種電動車、電動摩托車、電動自行車等4個類型,產品矩陣多達30多款,并實現了車輛的出口。
作為低速電動車企業,寶雅新能源也曾加速布局。2015年12月,寶雅新能源曾與北汽簽署新能源汽車合作項目;2016年5月,寶雅新能源曾表示計劃在湖北襄陽投資建設年產能50萬輛的新能源汽車生產廠。但最終這兩項布局都不了了之。
實際上,這與國家對于低速電動車的政策變動有關。近年低速電動車呈現爆發式增長,但因重重安全隱患,爭議不斷。2018年11月,工信部等六部委聯合發布《關于加強低速電動車管理的通知》,要求地方政府清理整頓低速電動車,并嚴禁新增低速電動車產能;隨后低速電動車大省山東也下發通知治理低速電動車。
今年年初,另一低速電動車車企雷丁電動車入主四川野馬汽車股份有限公司,完成低速電動車車企的身份轉正,進軍乘用車市場。今年12月初啟動野馬新能源全新logo,并發布品牌戰略規劃,2019年銷量實現正增長。業內人士觀點認為,寶雅新能源或是效仿雷丁電動車,通過入主乘用車企業,謀求轉正。
弱弱結合前景不明
據悉,在山東省下發通知要求低速電動車車企進行整改之時,寶雅新能源就按照要求停產進行整改,并與一汽吉林進行溝通。 “從一汽吉林的自身發展情況來看,新投資者入主后也難掩其困局,很可能陷入燒錢的困局?!币晃粯I內分析師告訴新京報記者,“寶雅新能源本身資金不豐厚,入主后燒錢可能會有損股東利益?!?/p>
包括上述分析師在內的大部分業內人士認為,一汽吉林急需的是梳理戰略、產品、營銷渠道等方面,重整業務模式。
一汽吉林方面表示,一汽集團會對未來新公司在技術、品牌和研發上進行支持;與此同時,不可否認雙方的合作將為一汽吉林的混改自救提供機會,另一方面也為寶雅新能源撕掉低速電動車的身份標簽提供了機遇。
不過,業內觀點認為,一汽吉林的連年虧損,自身已經陷入困境,新投資者寶雅新能源在資金、能力等方面的優勢不明顯,兩者聯合催生多重擔憂,前景或不明朗。雙方如何順利轉型是當前需要解決的重點問題。
新京報記者 王琳琳
編輯 秦勝南 校對 危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