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大潤發線上業績漲4倍,黃明端:關鍵看運力 來源:億邦動力網
2月20日,大潤發母公司高鑫零售發布2019年全年財報。總銷售收入1018.68億元,同比增長0.5%,歸母凈利潤28.34億元,同比增長14.4%。
2019年,高鑫零售同店銷售增長為-1.01%,主要是歐尚與大潤發的整合造成了拖累。而高鑫零售CEO黃明端透露,大潤發門店的同店銷售增長為正的0.5%。
據凱度消費者指數報告,到2019年12月,高鑫零售集團的市場份額為8.3%,位列第一。
過去的這一年,零售商超的日子不好過。家樂福、麥德龍從中國撤退,沃爾瑪大幅關店。大潤發還能保持同店銷售正增長,與飛速發展的線上業務有很大關系——2019年,高鑫集團O2O業務總銷售營收同比增長90%,“生鮮一小時達”的用戶數突破3300萬,日均單量達到每店640單。
黃明端表示,經過幾年的發展,高鑫零售已從新零售的參與者轉變為領跑者。基于與阿里巴巴的緊密合作,打破了實體店原有的瓶頸,O2O業務的盈利模式已初具雛形。
這份“超出預期”的財報發布后,2月21日,高鑫零售股價上漲4.7%至10.7港元/股,為近一年來最高點。
“新零售在大潤發里算走通了”
新冠病毒肺炎疫情期間,大潤發、歐尚的超市賣場照常營業,受影響較小,但商業街的店鋪暫停營業。
高鑫零售稱,到2月10日有80%的商鋪停業,2月20日,停業率降到50%,目前仍不斷有商鋪恢復營業。
業績發布會上,黃明端透露,受疫情影響,大潤發的線上需求暴增,盡管運力不足,但線上業績仍增長了3.5倍—4倍,主要是生鮮食品類。“如果運力夠,10倍都能達到。”
“疫情過后,消費者對線上的需求可能會更強勁,因為消費行為發生了改變。兩年前我們就開始進行門店數字化轉型,早做好了準備,對未來我們應該是更為樂觀的。”黃明端說。
高鑫零售正在線上快速奔跑。
高鑫零售旗下超市的“生鮮1小時達”流量入口,既有自有APP“大潤發優鮮”、“歐尚到家”,還有阿里系的平臺淘鮮達、餓了么以及天貓超市。過去,一家大潤發超市只能服務方圓2公里的居民,而“生鮮1小時達”的覆蓋半徑延展至5公里。
自2017年11月阿里入股高鑫零售后,旗下商超的線上業務走入快車道。
2018年3月,“生鮮1小時達”業務首次在大潤發開始試點。到2018年年底,該業務覆蓋高鑫零售近500家門店。
2019年3月,“生鮮1小時達”的配送半徑從3公里擴大至5公里。
門店日均單量也在不斷攀升。2019年全年店日均單量640單,當年雙11的日訂單相比上一年翻了一番。
至2019年底,高鑫零售“生鮮1小時達”的用戶數突破3300萬,活躍用戶數超過1000萬,未稅客單價64元。
高鑫零售稱,2020年預計線上業務的銷售占比將超過20%。
不久前,黃明端在接受媒體采訪時曾透露,2019年上半年,大潤發的“生鮮一小時達”在免運費的前提下實現盈利,提前一年完成了目標。“新零售在大潤發里面算走通走順了,這也是難得的事情。”
今年計劃改造50家大賣場
從財報數據中可以看到,高鑫零售的毛利潤、經營利潤同比都呈正增長,原因在于產品組合的優化。此外,大潤發、歐尚的供應鏈整合節約了不少成本,一定程度上也提升了毛利率。
大潤發門店
手握數字化這把手術刀,黃明端正在對傳統賣場進行一場大改造。并且,這次重構不止是超市的數字化改造,還包括進駐賣場商業街的品牌。
重構大賣場的目的,是借助線上顧客的畫像,洞察年輕客群的需求,通過重構產品組合、購物環境,把年輕人拉回實體店。
黃明端提出了新定位——生鮮、食品領域的專家。大潤發已將家電百貨品類全部交由蘇寧易購總代理,同時加大了生鮮、食品品類的占比,“讓專業的人做專業的事。”
2019年,大潤發升級改造了十家門店,業績增效明顯,生鮮品類的同店銷售平均錄得雙位數增長。2020年,高鑫零售計劃升級改造50家現有門店,進一步加快速度。
壓力測試下的三大新業務
黃明端說,貓超共享庫存、社區團購、中型超市,將成為未來大潤發營收增長的三大引擎。
2019年,大潤發與天貓超市測試庫存共享。通過離顧客最近的大潤發門店、前置倉提供配送服務,5—20公里“半日達”,全城“次日達”,進一步擴大了門店的服務半徑。
到2019年9月底,高鑫旗下近500家門店已上線“共享庫存”,提供“1小時達”。
2019年10月開始,陸續有178家門店上線“半日達”,預計到今年5月底全部上線。
目前,高鑫門店為“半日達”提供約2萬個單品,但主要是快消品和小百貨,未來將延展至生鮮品類。
社區團購業務是與菜鳥合作,大潤發發揮其供應鏈優勢,而菜鳥在全國各地布下的數萬個菜鳥驛站,負責解決最后一公里的配送。
與此同時,大潤發與盒馬鮮生聯手打造的“盒小馬”,是其對中型超市業態的探索。在黃明端看來,中超業態代表著未來商超的小型化、社區化趨勢。
記者查詢“盒小馬”官方微信號發現,全國正在營業的盒小馬至少有15家,主要集中于江蘇、安徽省份的三四線城市,都已接入“淘鮮達”,支持5公里1小時達。
去年12月,黃明端曾對媒體透露幾項新業務的進度:貓超庫存共享是“大張旗鼓”,中型超市業務、社區團購已經啟動,此外,前置倉也在測試之中。
疫情成為了高鑫零售新業務的一場“壓力測試”。黃明端說,疫情期間,來自貓超的訂單量顯著增加,而提早布局的社區團購業務已派上用場,增長的業績甚至補上了門店的部分損失。
注:文/王詩琪,公眾號:新零售智庫(ID:newretailinsider),本文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億邦動力網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