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那些堅定向死神“宣戰”的人,很多也只是個孩子……
這里是火神山醫院的ICU病房,
這里的故事,
每天都會發生,亦不夠轟轟烈烈,
但這些95后護士經歷的,
值得我們每個人記住。
當記者穿戴完畢準備進入病房時,
正好趕上了“飯點”,
于是便順路把飯一起帶進去,
然而僅僅是從緩沖區走進ICU,
已經有些“喘不上氣”。
走進病房時,
便得知剛有一名護士,
因為身體不適出去休息。
而這種情況,
在高強度工作的ICU里,
十分常見。
緊張,有序,分工明確,
是ICU護士們的工作狀態。
醫院中的各種醫療器械,
記錄著每一名病人的“生命數據”。
而對這些數據如數家珍的護士,
其實,很年輕。
“我95后呢!”
當她說出自己年紀時,
語氣里還帶著些小姑娘的嬌嗔。
她叫伏雨佳,97年生人,23歲。
因為近視,
她的護目鏡里還套著自己的眼鏡,
但眼鏡早已鋪滿了一層霧氣。
-這樣看的清嗎?
-看得清啊,看不清就看得時間久一點唄。
當記者和她玩笑著豎起手指,
問“這是幾?這又是幾?”的時候,
她一邊笑一邊答。
每天下班后的“視頻時間”,
是伏雨佳與家人之間的唯一聯系。
有一次下班,
因為太累就沒有發視頻,
結果后來伏雨佳才知道,
媽媽坐在手機前,
等視頻等了一個晚上。
如果她在視頻時候突然咳嗽,
視頻主題就會變成——
盯著她吃藥。
只要藥沒吃完,
視頻絕對不能掛掉。
葛亞芳,1996年生,24歲。
決定出發來湖北的時候,
她甚至沒有告訴媽媽,
“怕我媽受不了”。
但還是在一次和爸爸的通話中,
被媽媽聽到了“真相”。
每一名護士,
在家里,都是備受呵護的小公主,
但在這里,她們已經能獨當一面。
飲食起居,甚至排泄等等方面,
只要是病患有需求,
她們都毫不猶豫。
后來,記者見到了
剛因為身體不適出去休息的護士。
孫青說自己也不知道為什么會暈,
出現了心慌等癥狀,
她認為自己是因為低血糖,
于是出了病房休息片刻,
吃了幾塊巧克力,
又回到ICU繼續工作。
病房里有一位老爺爺,
一直很關心孫青,
還很親切地叫她“小孫姑娘”。
-你好啦。
-我好啦。
-休息好。莫搞病了。
快下班時,
老爺爺還要了孫青的電話,
握著孫青的手,
反復叮囑“要休息好”。
爺爺說:
“你是為我們服務,
把你搞病了,
我們就對不起人。”
病房里還有一位退伍老兵,
因為年老和病痛,
說話有些困難。
但他還是和記者念叨了好幾次:
“都是你們給了我生命啊”。
然后,他又艱難地從被子里抬起右手,
行了一個不是那么標準的軍禮。
“我是死過一次的人了,
是你們給了我第二次生命。”
經過數個小時辛苦,
當下班脫下護目鏡和口罩的一刻,
是護士們一天中最爽的一刻。
還有護士開玩笑說:
“感覺全世界都是我的了的感覺。”
當記者的鏡頭掃過她們
被壓得遍布勒痕的面孔,
她們會有些不好意思,
哭笑不得說:
“太丑了”。
當記者也換好衣服,
和幾位護士一起走出病區時,
護士們感慨,
這還是第一次見到記者長什么樣子,
因為都戴著口罩和護目鏡,
“我們只認識這身衣服”。
一出病區,
葛亞芳立刻蹦蹦跳跳地
向前跑去。
三個女孩子,
立時便跑在一起。
脫下防護服,
暫時放下肩上的擔子,
她們也只是20多歲,
正愛笑愛玩鬧的孩子。
登上班車,
他們互相道著“辛苦了”落座。
路上,
有人開始與家人視頻,
有人三五結伴聊天吐槽,
也有人因為疲憊,很快睡著。
或許她們的夢中,
有重獲生機的武漢城,
和與家人團聚的快樂。
為了這一天,
一起加油!
也希望這一天,
能早日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