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清晨上班時,外面淅淅瀝瀝,我從酒店門口自取了一把愛心小黃傘,匆匆忙忙去上班了。
金銀潭醫院周邊的馬路上,明顯多了一些車子,甚至有大巴車。遠處的公交車車站上也站了不少人。武漢還沒有解除“封城”,猜想他們可能是武漢客廳(方艙醫院)出夜班的醫護人員吧,要坐班車趕回住的地方。你們也辛苦了。
換好工作服,剛到醫生辦公室就看見周教授前面放了一個大大的塑料袋。等大家差不多都到了,周教授把塑料袋打開,里面是幾套防護服和游泳眼鏡。周教授激動地說,這是一個上海小學生寄給他的物資。小學生和他的爸爸媽媽買了八套防護服全部捐出,希望大家平平安安。不知道這個小朋友和他的家人經歷了怎樣的周折,才能在如今防護物資統一管理的現在收集到防護服。從小朋友稚嫩的筆跡中,我們看到了人民對我們的關心和愛護,看到了祖國的未來。護士長說,她們也收到了一個上海阿姨寄來的物資。朋友圈說上海人民把我們“借”給了武漢!一批批物資的到來表達了他們的關愛,他們期盼著我們早日平安回歸。大家都很感動!
接下來是交班時間,交完班,鄭隊再次重申安全問題,并讓我們認真地讀一遍瑞金醫院的防護服穿戴和脫卸口訣,讓每位隊員牢記四個“務必”:務必高度警惕、務必嚴格管理、務必規范流程和務必戒驕戒躁!是啊,我們援鄂已有二十八天,現在正是容易疲勞和松懈的時候。我們一定要振奮精神,認真嚴謹做好防護工作和各項工作。
今天我跟著周教授進隔離病房查房。查完房,護士們已準備好全套氣管插管的裝置。病人充分鎮靜后,周教授做了氣管鏡引導下經鼻氣管插管。他熟練的程度讓我欽佩。今天在邊上做助手,觀摩了一遍實際操作后,我心里穩多了。俗話說“技多不壓身”,我今天又學會了新技能。周教授做好氣管插管,調好呼吸機模式和參數,觀察一會兒病人的生命體征,我更放心了。
我們組今天出院一位病人。他癥狀好轉,核酸檢測也連續陰性,肺部CT檢查也好轉了。按照目前的流程,病人出院后還需要居家隔離2周。可是,病人表達了他家住房緊張的困難,他擔心影響到其他家人。我們匯報了醫院醫務處,通過協調,病人今天出院的時候,他所在的社區會派車接他到附近酒店隔離觀察兩周。我告訴他出院后的兩周、四周隨訪計劃。明后天,我們組可能還有病人出院。重癥病房的春天已經來臨。
下午,我們隔離病房的第一重大門前貼上了三欄大字,或許這里以后能成為金銀潭醫院的一個小景點,大家排著隊和周教授一起合影,我也趕緊排上。武漢,加油!中國,加油!
下班后,外面已是華燈初上。因為隊里建議醫護人員下班后不要直接進食堂吃飯,擔心清潔后來不及吃飯,于是我從“能量站”挑了一個自熱小火鍋和一些水果,晚餐換個款吧!
作者: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仁濟醫院第一批馳援武漢醫療隊隊員、
仁濟醫院呼吸科主治醫師 查瓊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