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我們共同的名字叫志愿者”
????2月21日上午,在瓊山區博桂社區江畔人家小區,身穿紅馬甲、頭戴紅帽的新時代文明實踐志愿者云開見日社團負責人楊海榮和其他志愿者,正在小區門口分揀包裹、運輸物資,留下一個個忙碌的身影。他們中有些是老師,有些是個體戶,還有在校大學生,但此刻,在戰“疫”一線,他們共同的名字叫志愿者。
????2月10日12時,瓊山區江畔人家小區實行封閉管理。為做好該小區22棟樓40個單元、5000多位住戶的后勤保障工作,瓊山區安排新時代文明實踐志愿者云開見日社團奔赴防疫前線,聯合社區網格員、小區物業管理人員,及時收集業主的生活需求,幫助他們采購、運送生活必需、急需的物資,并開展心理疏導。
????□本報記者?史瑞麗
????通訊員?許晶亮
????物資配送
????戰“疫”中傳遞愛心
????“這邊是包裹分類區,麻煩您按照筐的序號放置好,并留下業主的聯系方式。”“您這些生鮮放在這邊,我現在安排車送上去。”……2月21日上午9時,在江畔人家小區大門口,一個個物品放置筐整齊排列,志愿者將包裹、蔬菜等物品分門別類,然后貼上標簽放置到相應的筐里。
????“小魏,把那兩個箱子擺放到擺渡車后排,那是3棟的生活物品。”在一排排籮筐不遠處的運輸停放點,一支紅色志愿小分隊正在將分類好的物品搬運到車上,然后緊鑼密鼓地擺渡到小區的各棟大樓定點物品擺放處。
????“我們這支志愿服務隊就像一個流水線,大家分工明確,都是要把好疫情防控這道關。”蔣亞苗是瓊山區攀丹小學的教師,在這支志愿服務隊里,她有一個特別的戰友——丈夫魏南鑫,這對伉儷志愿者從2月10日以來,每天都奮戰在疫情防控的前線。蔣亞苗負責對這些送過來的物品進行分類,魏南鑫負責把分類好的物品搬運上擺渡車。蔣亞苗和丈夫在深圳的時候就一起做過義工,兩人攜手為需要幫助的人伸出援手,覺得非常有意義。
????楊海榮介紹,志愿者們很積極,也很辛苦,每天分揀、搬運這些生活物資很枯燥,最多的時候甚至一天多達4萬件,大伙都累得直不起腰,但卻沒有半句怨言,有時互相調侃下,心情放松后繼續投入工作。
????貼心服務
????用腳步丈量溫暖
????“您好,我家人出現一些過敏性皮疹,需要用這個廠家的這種藥品。”“您這種應該是蕁麻疹的癥狀,要保持生活環境通風,可以多吃一些蔬菜水果,不要吃辛辣的食物,我現在幫您到藥店找一下藥。”2月14日,江畔小區的一位業主在群里發布了一條短訊和圖片,曾經當過十多年護士的楊海榮立馬察覺到是蕁麻疹引起的,她二話不說騎上電動車,輾轉6家藥店,終于將藥品買到手。
????“你們每天都堅守在這里,要好好保護自己,這是兩瓶酒精,你們可以倒在噴壺里,平時用來消消毒。”回憶起那天一個不留名的外賣小哥給隊員們送來兩瓶酒精的溫暖舉動,楊海榮說,她在帶這支志愿服務隊給別人送溫暖的同時,也有很多人在背后默默支持和鼓勵著他們,這讓他們很感動。
????“姚老師,我小孩最近有焦躁的情緒,不學習,我該怎么辦?”“這個問題要引起重視,要多和孩子交流溝通,及時疏導,轉移孩子的注意力,可嘗試和孩子做一些益智游戲等,讓孩子保持良好的心態。”2月19日,在江畔人家小區的業主微信群里,業主李先生向新時代文明實踐心理疏導志愿服務隊志愿者姚茜咨詢。
????云開見日社團針對江畔人家小區業主可能會產生的緊張、焦慮等負面心理,成立新時代文明實踐線上心理疏導志愿服務隊,通過電話咨詢和微信聊天的形式,為業主提供心理咨詢服務。
????截至目前,線上心理疏導志愿服務隊共有10名心理疏導專家,分布在江畔人家小區各個業主微信群里,每天為他們提供心理咨詢服務,并為業主提供相應閱讀書籍,緩解業主的緊張情緒。
????面對這場沒有硝煙的新冠肺炎疫情阻擊戰,瓊山區一批批新時代文明志愿者奔赴戰疫前線,不計得失,不畏危險,為戰“疫”貢獻力量,筑起一個個堅實的防疫“城堡”。他們用自己的實際行動溫暖著一個個需要幫助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