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北京2月21日電(任思雨)21日,中國網絡視聽節目服務協會聯合央視網、芒果TV、騰訊視頻、優酷、愛奇藝、搜狐、嗶哩嗶哩、西瓜視頻、快手、秒拍等視聽節目網站制訂的《網絡綜藝節目內容審核標準細則》(以下簡稱“《細則》”)發布。
《細則》圍繞才藝表演、訪談脫口秀、真人秀、少兒親子、文藝晚會等各種網絡綜藝節目類型,從主創人員選用、出鏡人員言行舉止,到造型舞美布設、文字語言使用、節目制作包裝等不同維度,提出了94條具有較強實操性的標準。
來源:中國網絡視聽節目服務協會網站《細則》分為“通用細則”與“分類細則”兩部分,依據網絡綜藝節目內容審核基本標準,列舉出網絡播放的網絡綜藝節目及其標題、名稱、評論、彈幕、表情包等,其語言、表演、字幕、背景中不得出現的具體內容(常見問題),主要有以下幾方面:
不得對節目內容進行背離原意的剪輯
《細則》指出,在主創及出鏡人員選用方面,不得選用有擾亂社會秩序的人員,不得選用有因丑聞劣跡、違法犯罪行為等造成不良社會影響的藝人。
出鏡人員言行舉止需要注意這些問題:如語言或行為低俗、惡搞等不文明情況,出鏡人員相互之間過度調侃和挖苦、吹捧、調情,或使用性暗示和性挑逗動作、語言;選手為博眼球編造故事煽情作秀或夸大事情渲染悲切情緒,為博出位相互攀比、惡意競爭。
在造型(服裝、化妝)、道具、舞美等布設方面,節目需避免在非內容必需的情況下,布設過于夸張怪異;避免布設存在安全隱患。
在文字語言使用方面,不得出現對節目標題、字母(包括花字形式的字幕)等進行不當改變;非節目內容必須,不得大量使用網絡語言;除書法題寫的片名及相關文字外,節目中文字幕不得使用不規范文字。
在節目制作包裝方面,不得以流量藝人、制作經費炒作話題,進行過度營銷和夸大宣傳;節目后期制作合成過程中,避免使用含有阻擾祖國統一和破壞、攻擊社會主義制度的人員或標識的視頻、圖片、文字作為素材;不得對節目內容進行背離原意的剪輯、拼接。
不得在選秀節目中設花錢買投票環節
《細則》對訪談及脫口秀節目、選秀及偶像養成節目、情感交友類節目、少兒親子類節目、生活體驗類(旅行、美食等)節目問題、專業經濟類(益智、體育、科技、藝術等領域)節目、游戲比賽類節目、有角色扮演的故事推理、演繹類節目、游戲改編類節目中存在的問題進行了具體羅列。
例如,訪談及脫口秀節目的問題包括片面解讀、曲解社會議題;以討論明星個人婚戀、生育、糾紛、緋聞等生活隱私,或展示奢侈生活、豪華婚禮、子女天價教育等為話題和主要內容。
選秀及偶像養成類節目則提到設置“花錢買投票”環節,刻意引導、鼓勵網民采取購物、充會員等物質化手段為選手投票、助力;有未成年人參與選秀類節目等。
情感交友類節目的問題包括宣揚消極頹廢的婚戀觀和家庭觀;以婚戀交友、感情考驗為幌子,對節目參與人員進行各種人性測試,揭露人性弱點等。
來源:《網絡綜藝節目內容審核標準細則》未成年人節目不得宣揚童星效應
在對于網絡綜藝節目內容的標準中,《細則》對少兒親子類節目中的問題羅列最多。例如,在節目內容設置、宣傳推廣、現場提問等環節存在窺探或侵犯少兒隱私問題的;集中展現或宣揚炫富、享樂主義等不利于未成年人身心健康成長的價值觀的;將少兒交友進行成人化演繹與炒作的;未成年人節目宣揚童星效應或者包裝、炒作明星子女;對成年人為落實對未成年人的監護義務問題,只展現而不加引導的;故意制造人性矛盾沖突、危險情景看點、低俗話題噱頭等。
另外,在生活體驗類節目方面,不得出現明星扎堆、奢華旅行,脫離當地人民群眾現實生活;不得將參與者無科學常識、無生活技能、無環保意識作為賣點、沖突點并進行娛樂化表現。
存在安全隱患的游戲需設置安全指導
在專業競技類節目中,對于專業程度較高的競技活動,應避免出現在競技環節設置中沒有安全指導和安全提示的現象;不能忽視或淡化表現其專業性,而過度表現和渲染娛樂性、互動性。
在游戲比賽類節目中,對于安全隱患的游戲,不得在比賽環節設置上沒有安全指導和提示;不得人為激化矛盾沖突,故意制造低俗噱頭。
在有角色扮演的故事推理、演藝類節目中,應避免出現故事推理不講科學與邏輯、胡亂拼湊;不得對破案過程進行過度娛樂化表演與表現;不得脫離故事設定的年代,表演、演繹中大量使用與設定的年代差異較大的當代價值觀、言行方式、搞笑梗等。
在游戲改編類節目中,不得將游戲中的虛擬角色、形象、場景、規則等直接搬到真人參與的現實綜藝節目中,不得存在違反法律法規,違背社會倫理道德問題的內容。(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