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平谷搭建農產品直銷渠道 保障市場價格穩定
新京報訊(記者 曹晶瑞 通訊員 康健)“請問明天哪家能摘草莓?”2月20日,平谷囤星果蔬的總經理楊新文在“農產品直銷對接群”問道。“我家有小果兒,您看行不?”馬坊鎮農戶李秀鳳立刻在群里回復了消息。通過微信,楊新文和李秀鳳在確認好購買數量、取貨時間后,就立即將錢款轉出。
疫情防控期間,這樣的場景在平谷每天都會發生,有時是收購方發布收購信息,有時是農戶發布求購信息,平谷區一些農戶滯銷的生菜、茴香、草莓等蔬菜、水果,都是通過這樣的方式售賣出去的。
政府牽線 建立“直銷對接群”
受到疫情和大雪影響,平谷區馬坊鎮的芹菜、生菜、草莓等蔬菜、水果銷售陷入了困境。在區商務局、馬坊鎮黨委政府的牽線搭橋下,馬坊鎮的120余戶農戶與收購商建立了“農產品直銷對接群”。
作為收購商的楊新文說:“平谷本地種植的蔬菜、水果品質特別好。我們和農戶承諾,只要他們有,不論多少,囤星果蔬都優先收購。如果農戶家的量少,我們再從批發市場上訂,保證供應。”囤星果蔬把這些蔬菜以略高于批發價的價格進行收購,然后在店里以同樣的市場價售賣。每次在微信群跟農戶對接清楚后,囤星果蔬就立刻將錢款轉出,再組織工人到農戶的大棚里去采摘、裝車。
囤星果蔬到農戶的大棚收購生菜。康健 攝馬坊鎮李蔡街村的農戶曹阿姨說:“前幾天,我家種了兩個棚的茴香眼看著成熟了,卻沒人來收,可給我們急壞了。后來我加入了‘農產品直銷對接群’,當天就試著發了條信息,楊總一下全收了,太感謝他了。我們也要感謝政府部門幫忙搭建這個平臺。”從1月29日建立“農產品直銷對接群”至今,囤星果蔬已收購馬坊鎮滯銷蔬菜5000公斤,約4.5萬元;草莓4000多盒,約8萬元。
不僅馬坊鎮滯銷的農產品找到了銷路,在平谷區委、區政府的號召下,囤星果蔬還積極參加農超對接工作,組織6名工作人員分成四路,到東高村鎮、峪口鎮、馬坊鎮、馬昌營鎮等4個鎮存在滯銷農產品的村進行采購。截至2月19日,3周時間從農戶手里采購1萬余公斤的蔬菜、水果,近16萬元。
據了解,農超對接是為平谷本地滯銷農產品找銷路、保障村民經濟收益的有力措施之一。在工作開展前,區商務局、區農業農村局等單位先對蔬菜、水果的銷售進行全面摸排,再根據實際情況有針對性地開展農超對接工作。目前,除囤星果蔬之外,平谷區還有近20家企業收購和售賣本地滯銷農產品。
平價供應 保障百姓“菜籃子”
雞蛋2.8元/斤、秋瓜7元/斤、芹菜2.5元/斤……這是記者在囤星果蔬平翔路店看到的蔬菜、雞蛋等商品的價格,如果購買者是會員,還能再便宜幾毛錢。正在買菜的樂園東小區居民張大媽說:“我經常來這買菜,他們這兒的菜一直比其他地兒便宜還新鮮。”
按照平谷區委、區政府的統一部署,囤星果蔬首期出資10萬元用于穩定蔬菜、雞蛋等生活必需品的價格,同時還派出多名員工不間斷地奔赴產地進行采購以確保供應。目前,平谷區共有6家囤星果蔬店,各類生活必需品供應充足、價格穩定。不僅如此,囤星果蔬的防控措施也非常嚴格,要求所有在崗員工必須規范佩戴口罩,每天兩次檢測體溫;由專人每天兩次對店內環境進行消毒;顧客必須佩戴口罩進店。“這樣做不僅是為了保護員工,同時也是給顧客一個放心、安全的購物環境。”楊新文說。
囤星果蔬店的員工做好防護為顧客服務。康健 攝在平谷,像囤星果蔬這樣保證充足供應、保持價格穩定的商家還有很多,其他銷售生活必需品的店鋪都是如此。平谷區商務局局長楊河清說:“疫情防控期間,區商務局通過多種渠道、多種措施,全力以赴保障平谷市場供應,讓百姓放心購買。”
疫情無情人有情。像楊新文這樣的生鮮店主還有很多,他們積極響應平谷區委、區政府的號召,想千方為滯銷農產品找銷路、設百計保障百姓“菜籃子”。在這個特殊時期,他們堅決不哄抬物價,即便利潤受損也要保障市場價格穩定,為寒冷的冬日送上了一束暖陽。
新京報記者 曹晶瑞 通訊員 康健
編輯 穆祥桐 校對 何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