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湯哥去世被辟謠!《碟中諜7》才不是這58歲拼命三郎的Lastfilm 2020-02-20 22:27閱讀: 阿湯哥這樣的不要命大叔,哪有那么容易死?
對,我說的是他好端端被造謠去世的事兒,今早微博上一張BBC報道的截圖被刷屏,油管上一個編故事頻道賬號稱好萊塢巨星湯姆·克魯斯在拍攝《碟中諜7》過程中,因充氣艇爆炸去世了。行吧,這個賬號還造過比伯的謠,但比伯好好生生給中國捐款了。
辟謠很快傳來了,BBC網站以及各個社交媒體賬戶上均無相關消息,其他外媒也沒有相關報道,很明顯是編故事。
造謠也不走心,說阿湯哥是在拍攝《碟中諜7》的時候充氣艇爆炸整過去了,可你如果知道這個58歲大叔的好萊塢玩命往事就知道——
開啥子玩笑!一個徒手爬過迪拜塔、徒手爬過懸崖,徒手爬時速近400公里、飛行高度達到1500米的軍用運輸機的家伙,哪有可能被一個充氣艇送到上帝那兒報道。
就算你把他送上帝那兒了,上帝也得說:謝邀,這樣的動作英雄太刺激了,你們自己留著吧,然后duang一下,又送回好萊塢,讓他繼續拍他的《碟中諜7、8》了。
這兩部2021、2022年暑期檔要上,《壯志凌云2》今年暑期檔就要上,阿湯哥拍攝還來不及,哪有空死。
當施瓦辛格拍出了最后一部《終結者》,史泰龍拍出了最后一部《第一滴血》,這些好萊塢最后的動作硬漢一個個與影迷告別,誰能想到,會是當年那個毛頭帥哥扛起好萊塢傳統動作電影最后的大旗?
所以,《碟中諜7》當然不是這58歲硬漢的Last film。
碟中諜這位58歲硬漢,死神拒收湯姆克魯斯命多大,看他演《碟中諜》就知道。
大到足夠死神沖著黑白無常狂吼:別讓那個叫湯姆克魯斯的進來,他太不要命了,受不了受不了。我們拒收。
所以他隨便玩兒命,怎么玩命都沒事。
1996年上映的《職業特工隊》第一部,湯姆·克魯斯吊著鋼絲從高處急速下墜,最后整個人懸在空中,由于“頭重腳輕”的緣故,阿湯哥著地時很容易失去平衡,頭部一次次撞上地板。
后來阿湯想到一個方法,在鞋子里放入很多硬幣,才算保持身體與地面平行。
后來每部《碟中諜》都會有伊森高空失重下墜無限貼近地面的名場面,但上述場景其實危險度有限,最多砸出個腦震蕩。
影片最危險的時刻其實是直升飛機開進隧道阿湯哥被直升機翼刺喉的段落。
當時阿湯哥的表現令好萊塢嘆為觀止,評論一水的彩虹屁,誰能想到這只是一個好萊塢動作英雄的開場,小試牛刀而已。
到了《碟中諜2》影片開場,湯姆·克魯斯在2000英尺高的莫泊峽谷上挑戰徒手攀巖,只有一條安全鎖,兩名替身演員,湯姆·克魯斯自己完成了大部分動作。
拍攝前兩人的日常畫面是——
吳宇森:湯姆,讓替身上吧。
阿湯哥:我可以。
吳宇森:湯姆,不要冒險。
阿湯哥:不,我就要。
拍攝時吳宇森差點嚇出心臟病,阿湯哥有一次腳下打滑,多虧及時抓住了身邊的安全鎖才轉危為安。
業界傳說據說當時吳宇森在現場隨身帶著一把小刀,如果湯姆克魯斯從懸崖上掉下來,他也不打算回去了……有點夸張,但心情大概差不多。
相比之下,踢起手槍,騰空跳躍,旋轉射擊,或者騎著摩托車相撞和猛男空中擁抱這種場景就算小意思了,靠著這些玩命場景,這部公認最弱的《碟中諜2》拿下了5.5億美元的票房成績,也讓吳宇森達到了好萊塢的巔峰。
《碟中諜3》就還好,最危險的場景也就是阿湯哥從上海摩天大樓上“信仰一躍”,這部達到了系列票房低谷,阿湯哥經失去了票房上的絕對統治力,屬于他的年代也和他漸行漸遠。
但也倒逼49歲的演出《碟4》時,再度挑戰不可能的任務。
他親自在位于迪拜、高達828米的世界第一高樓哈利法塔上飛檐走壁。
正面沖向迪拜塔,縱身一躍。
“砰”地一聲撞進去,才算保住一條命。
恐高?惜命?不存在的!
這一部票房翻身,54歲的阿湯哥又在《碟5》徒手扒上了時速近400公里、飛行高度達到1500米的軍用運輸機。
他足足在飛機外殼上懸掛了20多分鐘,全身除了一條安全繩沒有任何防護,衣服里也沒余任何緩沖防撞的裝備,這么做的原因是,身上的西裝看起來會比較帥。
拍攝難度太大,阿湯哥一共拍了八遍“徒手扒飛機”才完成,任何一次掉下來,好萊塢都將失去這個動作英雄,沒有,所以也成就了獨一無二的阿湯哥。
到了《碟6》他已經56歲了。
依然沒有保命的樣子。
在這樣的阿湯哥面前,另一名主演西蒙·佩吉“很有壓力”:“每天跟他道別后,都不知道第二天是否能和活著的他再見。”
比如阿湯哥說:我要在新西蘭山間峽谷來一場直升機追逐戲。
新西蘭給劇組亮了綠燈——阿湯哥就親自進行了長達一年半的直升機駕駛訓練。
在追逐戲里,他甚至來了一次“螺旋式飛行”(corkscrew turn)——
參與拍攝的直升機專家說:就算專業的直升機駕駛員,大多數也不敢這么玩。
但這還算安全的,在開始駕駛之前,阿湯哥還完成了一次機外自由落體——從在空中飛行的直升機機艙下方,直線掉落到拴在機身下的一塊巨石后。
由于現場過于逼真,一位劇組人員在拍攝過程中驚恐地喊:
我想我們失去湯姆了(I think we lost Tom)!
相比之下,在巴黎凱旋門外,騎摩托不戴頭盔并且逆行什么的,劇組已經見怪不怪了……您隨意!
他又說要HALO跳傘——一項特種部隊專用的特殊戰術。
要求跳傘員在7000米以上的高空跳出機艙,高速降落后在離地面僅600米時打開降落傘。接近地面時,降落速度大約是每小時250公里,很可能錯過開傘時機……
沒打開呢?顯然就看不到明天的太陽了。
為了完成它,阿湯哥訓練了整一年,每天要跳傘5次。
真到開拍,導演膽子也肥了,說我們要晚上拍,難度大不說,光影也不好把握,劇組每天只有一次拍攝機會,不到3分鐘的有效拍攝時間。
結果阿湯哥一共跳了106次,成了全球第一個完成這項特技的演員。
但阿湯哥到底還是老了。
在倫敦一場屋頂追逐戲中,阿湯哥繼續不用替身,一棟建筑跳向另一棟,不慎腳踝骨折。
你猜他當時說了什么——“我在最簡單的特技上翻車了”。
國內任何一個流量鮮肉足夠拿著發十年通稿的事兒,他覺得丟人。
湯姆·克魯斯,浪漫的過時所以呢,阿湯哥過時了。不是過氣,但真的是過時了。
過氣也是過氣過的。
拍《碟中諜3》的時候,派拉蒙花了1.5億美元,導演是JJ·艾布拉姆斯(后來他復活了《星戰7》,又玩砸了《星戰9》)。整部電影都還ok,卻在口碑和票房上都收獲了這個系列最差。
當時好萊塢都說:阿湯哥沒做錯什么,只是好萊塢傳統動作片不行了。
何謂好萊塢傳統動作片?湯姆克魯斯的《碟中諜》系列、布魯斯威力斯的《虎膽龍威》系列、馬特達蒙的《諜影重重》系列、《007》系列等都屬于傳統動作片,就是一個孤膽英雄拯救世界,憑借酷炫的動作場面、緊張的故事情節、打遍全球的那種。
這部電影湯姆·克魯斯其實演得很好,將心中對愛人的愛與愧疚演得欲言又止的感覺,讓這個角色更加立體豐滿。
可是票房不好打,加上他私生活那些事,他一下子落入了谷底,合作了14年的派拉蒙要和他解約,還打算在下一部《碟中諜》換掉他。頂級大片都不找他了。
可是《碟中諜4》他上演了一次王者歸來,票房全球第5,一下又穩住了。
從此以后他就是碟中諜,他自己不退休,沒人能把他趕出這個系列了。
但是當年影評有一句話說的對:好萊塢傳統電影真的不行了。
2008年,《鋼鐵俠》問世,從此新一代觀眾愛上超級英雄們。
飛天遁地就是酷,傳統的動作時代一夜過去,沒人再想看一部認認真真、硬橋硬馬的動作片,《虎膽龍威》系列、馬特達蒙的《諜影重重》系列都在第五部栽了跟頭。
派拉蒙成為傳統動作片最后的倔強。
2019年迪士尼旗下出品電影當年總票房突破100億美元。而派拉蒙拍的那些大制作傳統動作片,全部撲街,《終結者:黑暗命運》制作成本1.85億美元,全球票房2.33億美元。
《雙子殺手》制作成本1.38億美元,全球票房1.7億美元。
都是慘賠。
最后能賺錢的好萊塢動作系列,只剩下007和《碟中諜》。
但阿湯哥還能打,憑什么?
有人說,阿湯哥自己就是一種頂級特效。
當與他同期的荷里活男星都敵不過時間而認命,他還是繼續維護他的動作核心價值,38歲也好,48歲也好,58歲也好,絕大部分的動作場面依然不用替身,親身上陣。
他要強調的,就是動作電影的真。
只要是他的動作電影,觀眾在大熒幕上所看到的一切都是真的。
HALO跳傘(高跳低開)是真的。
徒手攀登布道巖是真的。
屋頂跑酷跳樓是真的,還摔斷了腳。
拍賽車漂移場面,還是真的。《碟中諜》的漂移是他自己完成的。
特效組干脆懶得給阿湯哥找摩托車手替身了,他們說,湯姆·克魯斯就是能找到的最好的摩托車手。
那年他五十有六。
但他應該怕死才對,因為他曾經一次次遭遇死神。
他在《最后的武士》中飾演一名武士,拍戲前他準備了兩年,又進行了8個月的專門訓練,但和真田廣之拍真刀實劍的打斗戲時,真田廣之鋒利的武士刀刺向阿湯哥的喉嚨時,他坐著的機械三腳架突然失靈,沒有按照設計將他拉開,如果不是真田及時收手可能就真的被“斬首”了.
拍攝《大地雄心》的時候,所有的馬戲都是他親自上馬,結果馬匹突然發飆,他又被奔馬拖行了很長一段距離,萬幸的是最終只斷了幾根肋骨。
但他曾經離死神那么近,就是不怕死。
事實上,今時今日拍動作片,就是一件頗為懷舊的事。
可阿湯哥源自內心的動作片執念,一直貫穿他整個電影生涯。
即使他早已功成名就,也有了可愛的女兒蘇瑞克魯斯,令他成為美國的國民岳父,他依然努力保持著接近執拗的動作理念,親力親為,來真的,這是他受歡迎的原因,也是過時的原因。
在這個超級英雄盛行的時代,人們已經看夠了硬橋硬馬的超級英雄,整個好萊塢都不得不向超級英雄電影低頭,傳統動作片這版塊,早已被無所不能的特效所瓦解。
后浪洶涌的時候,老牌動作英雄紛紛或者瀟灑地一走了之,或者票房慘敗狼狽離場,而這個快60歲的硬漢還堅持著過去的范式,他就這么,浪漫地過時了。
30年前誰會想到,他是好萊塢最后的動作英雄是啊,硬漢,他終于夠格被叫硬漢了。
湯姆·克魯斯1962年7月3日出生。當19歲的他初踏足好萊塢時,沒人敢說一代傳奇就此開始,他從龍套演起,最初無數次試鏡失敗的理由是他“不夠英俊”,或者表演“熱情得過了頭”。
一直到86年一部電影讓他一炮而紅成了全民偶像,號稱美國最強征兵廣告,對,《壯志凌云》。那段時間,英俊的飛行員、疾駛的摩托車、激烈的空戰、美麗的姑娘,還有動聽的音樂。這部現代英雄神話創造了一億七千六百萬的票房收入,也讓湯姆·克魯斯從此成為了好萊塢一代頂流。
但阿湯哥一刻也沒對當頂流滿意過。
他在影片《雨人》中,和達斯丁·霍夫曼搭檔,達斯汀·霍夫曼拿下了當年的奧斯卡影帝,而阿湯哥卻連最佳配角的提名都沒有。
和布拉德皮特演《夜訪吸血鬼》,雙雙留下盛世顏值,當好萊塢還是不認可他。
一直到1996年,他有了自己的第二個“名字”伊森·亨特,這才明白,動作片是自己的歸宿。
可是《碟中諜1》憑借文戲、反轉、變臉贏得全球票房的時候,好萊塢沒想到這是個經典系列的開場。
更沒想到,這個英俊的小子將成為好萊塢最后一個動作英雄。
好萊塢傳統動作片巔峰時代是90年代,那個時代最酷的科幻動作片《終結者2》結尾是這樣——
T-800干掉了T-1000,但他明白自己也是潛在隱患。
他不顧約翰的命令,懇求莎拉將其終結。
最后一鏡,T-800豎起拇指,緩緩沉入鐵水中。
留下一句“I’ll be back”。
27年后,《終結者:黑暗命運》中,我們等到的卻是一句“I won't be back”。
這是阿諾·施瓦辛格最后一次出演《終結者》。
而史泰龍、布魯斯威利也老了,老一輩動作英雄們,已經紛紛退出自己的主場。
可是阿湯哥還在拍,更重要的是,他的《碟中諜》系列累計票房超過35億美元,上一部《碟中諜6》制作成本1.78億美元,全球票房為7.9億。
這保證了他依然有一口氣拍《碟中諜》7、8的底氣。
未來如何?不知道,氣勢會過,人會老,或許《碟中諜》也會過氣,但至少這一刻,他依然在來真的,他為電影世界留下的東西,他知道是值得的。
在電影世界里,湯姆·克魯斯永遠都在創造“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就像伊森·亨特一般,每一次《碟中諜》結局,他總能在最后瀟灑地留下一句:
“任務完成”(Mission Accomplished)。
然后,下一部,去挑戰更玩命的特技。
動作片越來越難,他的職業生涯越來越難。
所以,只有一個湯姆·克魯斯。
當年出道時,他靠臉混飯吃。
58歲高齡,他還在挑戰各種不可能。
就像之前說的,他終究是老了,所以《碟中諜6》,他才會在一場跳樓戲中翻車,但翻車以后他做了什么?
腳踝骨折后,他仍然掙扎著爬起,忍痛完成了拍攝,這一幕,完美入畫。
影片中受到撞擊后的阿湯哥一臉痛苦,但還是腳步蹣跚地站起來的段落,完全真實。
圖什么呢?阿湯哥就一句話,“痛苦是暫時的,電影是永遠的。”
當電影院只剩一大片在綠布景前裝辛苦的電腦合成的超級英雄片,傳統動作片已經是又一門失傳的手藝,而阿湯哥成為了最后的動作片手藝人,就像《壯志凌云2》的副標題——《獨行俠》。
這個手藝人說,“我拍電影更多是為了讓觀眾高興,而不是為了某個結果。“
《福布斯》是這么評價這個“瘋子”的, “很多事情能行得通不因為別的,只是因為他叫湯姆·克魯斯”我覺得真是精準。
年少成名總歸要付出很大的代價。不管經歷怎樣的旅程,逆境或坦途, 歲月終究也沒有摧垮男神。
只要他一演《碟中諜》,就一直會有人愛他,因為那個58歲身影背后的那個自由的,勇敢的,不服輸的靈魂永遠不會老。
現在你告訴喔,好萊塢最后的動作英雄哪那么容易死?《碟中諜7》怎么可能是他的Last film?
再來十部《碟中諜》還差不多!
上一篇
對,我說的是他好端端被造謠去世的事兒,今早微博上一張BBC報道的截圖被刷屏,油管上一個編故事頻道賬號稱好萊塢巨星湯姆·克魯斯在拍攝《碟中諜7》過程中,因充氣艇爆炸去世了。行吧,這個賬號還造過比伯的謠,但比伯好好生生給中國捐款了。
辟謠很快傳來了,BBC網站以及各個社交媒體賬戶上均無相關消息,其他外媒也沒有相關報道,很明顯是編故事。
造謠也不走心,說阿湯哥是在拍攝《碟中諜7》的時候充氣艇爆炸整過去了,可你如果知道這個58歲大叔的好萊塢玩命往事就知道——
開啥子玩笑!一個徒手爬過迪拜塔、徒手爬過懸崖,徒手爬時速近400公里、飛行高度達到1500米的軍用運輸機的家伙,哪有可能被一個充氣艇送到上帝那兒報道。
就算你把他送上帝那兒了,上帝也得說:謝邀,這樣的動作英雄太刺激了,你們自己留著吧,然后duang一下,又送回好萊塢,讓他繼續拍他的《碟中諜7、8》了。
這兩部2021、2022年暑期檔要上,《壯志凌云2》今年暑期檔就要上,阿湯哥拍攝還來不及,哪有空死。
當施瓦辛格拍出了最后一部《終結者》,史泰龍拍出了最后一部《第一滴血》,這些好萊塢最后的動作硬漢一個個與影迷告別,誰能想到,會是當年那個毛頭帥哥扛起好萊塢傳統動作電影最后的大旗?
所以,《碟中諜7》當然不是這58歲硬漢的Last film。
碟中諜這位58歲硬漢,死神拒收湯姆克魯斯命多大,看他演《碟中諜》就知道。
大到足夠死神沖著黑白無常狂吼:別讓那個叫湯姆克魯斯的進來,他太不要命了,受不了受不了。我們拒收。
所以他隨便玩兒命,怎么玩命都沒事。
1996年上映的《職業特工隊》第一部,湯姆·克魯斯吊著鋼絲從高處急速下墜,最后整個人懸在空中,由于“頭重腳輕”的緣故,阿湯哥著地時很容易失去平衡,頭部一次次撞上地板。
后來阿湯想到一個方法,在鞋子里放入很多硬幣,才算保持身體與地面平行。
后來每部《碟中諜》都會有伊森高空失重下墜無限貼近地面的名場面,但上述場景其實危險度有限,最多砸出個腦震蕩。
影片最危險的時刻其實是直升飛機開進隧道阿湯哥被直升機翼刺喉的段落。
當時阿湯哥的表現令好萊塢嘆為觀止,評論一水的彩虹屁,誰能想到這只是一個好萊塢動作英雄的開場,小試牛刀而已。
到了《碟中諜2》影片開場,湯姆·克魯斯在2000英尺高的莫泊峽谷上挑戰徒手攀巖,只有一條安全鎖,兩名替身演員,湯姆·克魯斯自己完成了大部分動作。
拍攝前兩人的日常畫面是——
吳宇森:湯姆,讓替身上吧。
阿湯哥:我可以。
吳宇森:湯姆,不要冒險。
阿湯哥:不,我就要。
拍攝時吳宇森差點嚇出心臟病,阿湯哥有一次腳下打滑,多虧及時抓住了身邊的安全鎖才轉危為安。
業界傳說據說當時吳宇森在現場隨身帶著一把小刀,如果湯姆克魯斯從懸崖上掉下來,他也不打算回去了……有點夸張,但心情大概差不多。
相比之下,踢起手槍,騰空跳躍,旋轉射擊,或者騎著摩托車相撞和猛男空中擁抱這種場景就算小意思了,靠著這些玩命場景,這部公認最弱的《碟中諜2》拿下了5.5億美元的票房成績,也讓吳宇森達到了好萊塢的巔峰。
《碟中諜3》就還好,最危險的場景也就是阿湯哥從上海摩天大樓上“信仰一躍”,這部達到了系列票房低谷,阿湯哥經失去了票房上的絕對統治力,屬于他的年代也和他漸行漸遠。
但也倒逼49歲的演出《碟4》時,再度挑戰不可能的任務。
他親自在位于迪拜、高達828米的世界第一高樓哈利法塔上飛檐走壁。
正面沖向迪拜塔,縱身一躍。
“砰”地一聲撞進去,才算保住一條命。
恐高?惜命?不存在的!
這一部票房翻身,54歲的阿湯哥又在《碟5》徒手扒上了時速近400公里、飛行高度達到1500米的軍用運輸機。
他足足在飛機外殼上懸掛了20多分鐘,全身除了一條安全繩沒有任何防護,衣服里也沒余任何緩沖防撞的裝備,這么做的原因是,身上的西裝看起來會比較帥。
拍攝難度太大,阿湯哥一共拍了八遍“徒手扒飛機”才完成,任何一次掉下來,好萊塢都將失去這個動作英雄,沒有,所以也成就了獨一無二的阿湯哥。
到了《碟6》他已經56歲了。
依然沒有保命的樣子。
在這樣的阿湯哥面前,另一名主演西蒙·佩吉“很有壓力”:“每天跟他道別后,都不知道第二天是否能和活著的他再見。”
比如阿湯哥說:我要在新西蘭山間峽谷來一場直升機追逐戲。
新西蘭給劇組亮了綠燈——阿湯哥就親自進行了長達一年半的直升機駕駛訓練。
在追逐戲里,他甚至來了一次“螺旋式飛行”(corkscrew turn)——
參與拍攝的直升機專家說:就算專業的直升機駕駛員,大多數也不敢這么玩。
但這還算安全的,在開始駕駛之前,阿湯哥還完成了一次機外自由落體——從在空中飛行的直升機機艙下方,直線掉落到拴在機身下的一塊巨石后。
由于現場過于逼真,一位劇組人員在拍攝過程中驚恐地喊:
我想我們失去湯姆了(I think we lost Tom)!
相比之下,在巴黎凱旋門外,騎摩托不戴頭盔并且逆行什么的,劇組已經見怪不怪了……您隨意!
他又說要HALO跳傘——一項特種部隊專用的特殊戰術。
要求跳傘員在7000米以上的高空跳出機艙,高速降落后在離地面僅600米時打開降落傘。接近地面時,降落速度大約是每小時250公里,很可能錯過開傘時機……
沒打開呢?顯然就看不到明天的太陽了。
為了完成它,阿湯哥訓練了整一年,每天要跳傘5次。
真到開拍,導演膽子也肥了,說我們要晚上拍,難度大不說,光影也不好把握,劇組每天只有一次拍攝機會,不到3分鐘的有效拍攝時間。
結果阿湯哥一共跳了106次,成了全球第一個完成這項特技的演員。
但阿湯哥到底還是老了。
在倫敦一場屋頂追逐戲中,阿湯哥繼續不用替身,一棟建筑跳向另一棟,不慎腳踝骨折。
你猜他當時說了什么——“我在最簡單的特技上翻車了”。
國內任何一個流量鮮肉足夠拿著發十年通稿的事兒,他覺得丟人。
湯姆·克魯斯,浪漫的過時所以呢,阿湯哥過時了。不是過氣,但真的是過時了。
過氣也是過氣過的。
拍《碟中諜3》的時候,派拉蒙花了1.5億美元,導演是JJ·艾布拉姆斯(后來他復活了《星戰7》,又玩砸了《星戰9》)。整部電影都還ok,卻在口碑和票房上都收獲了這個系列最差。
當時好萊塢都說:阿湯哥沒做錯什么,只是好萊塢傳統動作片不行了。
何謂好萊塢傳統動作片?湯姆克魯斯的《碟中諜》系列、布魯斯威力斯的《虎膽龍威》系列、馬特達蒙的《諜影重重》系列、《007》系列等都屬于傳統動作片,就是一個孤膽英雄拯救世界,憑借酷炫的動作場面、緊張的故事情節、打遍全球的那種。
這部電影湯姆·克魯斯其實演得很好,將心中對愛人的愛與愧疚演得欲言又止的感覺,讓這個角色更加立體豐滿。
可是票房不好打,加上他私生活那些事,他一下子落入了谷底,合作了14年的派拉蒙要和他解約,還打算在下一部《碟中諜》換掉他。頂級大片都不找他了。
可是《碟中諜4》他上演了一次王者歸來,票房全球第5,一下又穩住了。
從此以后他就是碟中諜,他自己不退休,沒人能把他趕出這個系列了。
但是當年影評有一句話說的對:好萊塢傳統電影真的不行了。
2008年,《鋼鐵俠》問世,從此新一代觀眾愛上超級英雄們。
飛天遁地就是酷,傳統的動作時代一夜過去,沒人再想看一部認認真真、硬橋硬馬的動作片,《虎膽龍威》系列、馬特達蒙的《諜影重重》系列都在第五部栽了跟頭。
派拉蒙成為傳統動作片最后的倔強。
2019年迪士尼旗下出品電影當年總票房突破100億美元。而派拉蒙拍的那些大制作傳統動作片,全部撲街,《終結者:黑暗命運》制作成本1.85億美元,全球票房2.33億美元。
《雙子殺手》制作成本1.38億美元,全球票房1.7億美元。
都是慘賠。
最后能賺錢的好萊塢動作系列,只剩下007和《碟中諜》。
但阿湯哥還能打,憑什么?
有人說,阿湯哥自己就是一種頂級特效。
當與他同期的荷里活男星都敵不過時間而認命,他還是繼續維護他的動作核心價值,38歲也好,48歲也好,58歲也好,絕大部分的動作場面依然不用替身,親身上陣。
他要強調的,就是動作電影的真。
只要是他的動作電影,觀眾在大熒幕上所看到的一切都是真的。
HALO跳傘(高跳低開)是真的。
徒手攀登布道巖是真的。
屋頂跑酷跳樓是真的,還摔斷了腳。
拍賽車漂移場面,還是真的。《碟中諜》的漂移是他自己完成的。
特效組干脆懶得給阿湯哥找摩托車手替身了,他們說,湯姆·克魯斯就是能找到的最好的摩托車手。
那年他五十有六。
但他應該怕死才對,因為他曾經一次次遭遇死神。
他在《最后的武士》中飾演一名武士,拍戲前他準備了兩年,又進行了8個月的專門訓練,但和真田廣之拍真刀實劍的打斗戲時,真田廣之鋒利的武士刀刺向阿湯哥的喉嚨時,他坐著的機械三腳架突然失靈,沒有按照設計將他拉開,如果不是真田及時收手可能就真的被“斬首”了.
拍攝《大地雄心》的時候,所有的馬戲都是他親自上馬,結果馬匹突然發飆,他又被奔馬拖行了很長一段距離,萬幸的是最終只斷了幾根肋骨。
但他曾經離死神那么近,就是不怕死。
事實上,今時今日拍動作片,就是一件頗為懷舊的事。
可阿湯哥源自內心的動作片執念,一直貫穿他整個電影生涯。
即使他早已功成名就,也有了可愛的女兒蘇瑞克魯斯,令他成為美國的國民岳父,他依然努力保持著接近執拗的動作理念,親力親為,來真的,這是他受歡迎的原因,也是過時的原因。
在這個超級英雄盛行的時代,人們已經看夠了硬橋硬馬的超級英雄,整個好萊塢都不得不向超級英雄電影低頭,傳統動作片這版塊,早已被無所不能的特效所瓦解。
后浪洶涌的時候,老牌動作英雄紛紛或者瀟灑地一走了之,或者票房慘敗狼狽離場,而這個快60歲的硬漢還堅持著過去的范式,他就這么,浪漫地過時了。
30年前誰會想到,他是好萊塢最后的動作英雄是啊,硬漢,他終于夠格被叫硬漢了。
湯姆·克魯斯1962年7月3日出生。當19歲的他初踏足好萊塢時,沒人敢說一代傳奇就此開始,他從龍套演起,最初無數次試鏡失敗的理由是他“不夠英俊”,或者表演“熱情得過了頭”。
一直到86年一部電影讓他一炮而紅成了全民偶像,號稱美國最強征兵廣告,對,《壯志凌云》。那段時間,英俊的飛行員、疾駛的摩托車、激烈的空戰、美麗的姑娘,還有動聽的音樂。這部現代英雄神話創造了一億七千六百萬的票房收入,也讓湯姆·克魯斯從此成為了好萊塢一代頂流。
但阿湯哥一刻也沒對當頂流滿意過。
他在影片《雨人》中,和達斯丁·霍夫曼搭檔,達斯汀·霍夫曼拿下了當年的奧斯卡影帝,而阿湯哥卻連最佳配角的提名都沒有。
和布拉德皮特演《夜訪吸血鬼》,雙雙留下盛世顏值,當好萊塢還是不認可他。
一直到1996年,他有了自己的第二個“名字”伊森·亨特,這才明白,動作片是自己的歸宿。
可是《碟中諜1》憑借文戲、反轉、變臉贏得全球票房的時候,好萊塢沒想到這是個經典系列的開場。
更沒想到,這個英俊的小子將成為好萊塢最后一個動作英雄。
好萊塢傳統動作片巔峰時代是90年代,那個時代最酷的科幻動作片《終結者2》結尾是這樣——
T-800干掉了T-1000,但他明白自己也是潛在隱患。
他不顧約翰的命令,懇求莎拉將其終結。
最后一鏡,T-800豎起拇指,緩緩沉入鐵水中。
留下一句“I’ll be back”。
27年后,《終結者:黑暗命運》中,我們等到的卻是一句“I won't be back”。
這是阿諾·施瓦辛格最后一次出演《終結者》。
而史泰龍、布魯斯威利也老了,老一輩動作英雄們,已經紛紛退出自己的主場。
可是阿湯哥還在拍,更重要的是,他的《碟中諜》系列累計票房超過35億美元,上一部《碟中諜6》制作成本1.78億美元,全球票房為7.9億。
這保證了他依然有一口氣拍《碟中諜》7、8的底氣。
未來如何?不知道,氣勢會過,人會老,或許《碟中諜》也會過氣,但至少這一刻,他依然在來真的,他為電影世界留下的東西,他知道是值得的。
在電影世界里,湯姆·克魯斯永遠都在創造“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就像伊森·亨特一般,每一次《碟中諜》結局,他總能在最后瀟灑地留下一句:
“任務完成”(Mission Accomplished)。
然后,下一部,去挑戰更玩命的特技。
動作片越來越難,他的職業生涯越來越難。
所以,只有一個湯姆·克魯斯。
當年出道時,他靠臉混飯吃。
58歲高齡,他還在挑戰各種不可能。
就像之前說的,他終究是老了,所以《碟中諜6》,他才會在一場跳樓戲中翻車,但翻車以后他做了什么?
腳踝骨折后,他仍然掙扎著爬起,忍痛完成了拍攝,這一幕,完美入畫。
影片中受到撞擊后的阿湯哥一臉痛苦,但還是腳步蹣跚地站起來的段落,完全真實。
圖什么呢?阿湯哥就一句話,“痛苦是暫時的,電影是永遠的。”
當電影院只剩一大片在綠布景前裝辛苦的電腦合成的超級英雄片,傳統動作片已經是又一門失傳的手藝,而阿湯哥成為了最后的動作片手藝人,就像《壯志凌云2》的副標題——《獨行俠》。
這個手藝人說,“我拍電影更多是為了讓觀眾高興,而不是為了某個結果。“
《福布斯》是這么評價這個“瘋子”的, “很多事情能行得通不因為別的,只是因為他叫湯姆·克魯斯”我覺得真是精準。
年少成名總歸要付出很大的代價。不管經歷怎樣的旅程,逆境或坦途, 歲月終究也沒有摧垮男神。
只要他一演《碟中諜》,就一直會有人愛他,因為那個58歲身影背后的那個自由的,勇敢的,不服輸的靈魂永遠不會老。
現在你告訴喔,好萊塢最后的動作英雄哪那么容易死?《碟中諜7》怎么可能是他的Last film?
再來十部《碟中諜》還差不多!
上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