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廣州2月20日電 題:中醫藥戰“疫”:在質疑聲中出奇兵建功勛
作者 蔡敏婕
在湖北省中西醫結合醫院,一位重癥患者經過中西醫治療,再配合練習八段錦,5天后,她脫離無創呼吸機,如今只需要普通吸氧輔助;在另一病區,5位重癥新冠肺炎患者接受中西醫協同治療后也獲得治愈并集體出院。新冠肺炎隔離病區里的中藥香正日漸濃郁。
中醫藥、血清治療、各種抗病毒藥物……隨著對新冠病毒了解的深入,基于相關研發水平和前期的積累,多種藥物和療法正在臨床發揮效力,在改善輕癥、重癥和危重癥患者方面各自發揮重要作用。
中國工程院院士鐘南山此前指出,西藥在實驗室對新冠病毒有效,但是相當多西藥在進入人體后無效,中藥則不一樣,連花清瘟膠囊等中藥在新冠肺炎臨床治療已經常用,中藥在使用后顯示能減少病毒進入細胞,減輕炎癥癥狀,這可以給中藥使用提供一些證據。
“一旦有證據,中藥是可以放心用的,特別是針對一些早中期患者。”鐘南山稱。
中醫認為新冠肺炎屬于“疫病”范疇,因感受疫戾之氣,肺臟受損,基本病機特點為“風、熱、濕、毒、淤”。目前,預防新冠肺炎,中醫強調在做好隔離防護的基礎上,還要提高自身抵抗力,鞏固自身“陽氣”。
中新社記者注意到,對預防和治療新冠肺炎的過程中,對采取西醫治療還是中醫治療上有著較大的分歧,很多人各執一詞、莫衷一是,對中醫的效果一直有質疑之聲。
粵港澳地區自古是嶺南地區中醫藥的發展核心地區,具有深厚的中醫藥底蘊。其中,在有著抗“非典”經驗的廣東,在疫情初起階段,中醫藥機構已為一線防控救治工作人員、集中隔離人員等提供防流感中藥湯劑、艾灸等特色療法。
廣東有11家定點醫院申請調劑透解祛瘟顆粒(曾用名“肺炎1號方”)治療新冠肺炎輕癥確診病人和疑似病人。廣州市第八人民醫院中醫科主任譚行華表示,透解祛瘟顆粒的研究結果提示患者總體臨床癥狀明顯改善,總有效率達到94.21%。其中,在抑制肺部炎癥方面,由于新冠肺炎的加重與細胞因子風暴有關,大量炎性因子被釋放,很多臨床實驗都表明清熱解毒的中藥,可以抑制炎癥因子的釋放,有減輕肺部炎癥的作用。
廣東省第二中醫院肺病科主任陳寧介紹,截至2月18日,在湖北省中西醫結合醫院的廣東中醫團隊累計收治124例,其中重型或危重型達116例,經中醫藥為主的中西醫結合治療,已出院或達到出院標準的50例。目前看來,對于輕癥和普通型患者,中醫藥的及早介入能有效阻止病情向重癥和危重癥轉化。在重癥救治上,中醫藥通過改善癥狀,為搶救危重患者贏得時間。
中國國家中醫藥管理局醫療救治專家組副組長、廣東省中醫院副院長張忠德介紹,在搶救危重患者方面,中醫通過組合拳,包括使用中藥湯劑、中成藥、中藥注射劑和針灸等綜合治療;西醫利用多種方法支撐患者生命和控制并發癥,“讓中西醫協同起效,縮短住院天數,提高重癥病人向普通病人轉變幾率,減少重癥向危重癥的轉化”。
“科學總在質疑中進步的,中醫也不例外?!睆V州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主任中醫師林培政稱,中醫藥學在中華民族歷經疫病中不斷發展完善,新冠肺炎的中藥方與17年前的“非典”有所不同,原來“非典”初起的時候,很少在清熱、解毒、化濕的基礎上用扶正的藥物,這是歷年來在質疑當中,發展了理論和學術,“我們對中醫藥、中西醫結合治療新冠肺炎要有信心”。(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