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 趙陽戈
聯創股份(300343.SZ)近期關注函纏身。
2月13日,聯創股份公告稱擬將公司子公司上海新合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下稱上海新合)持有的北京聯創達美廣告有限公司(下稱聯創達美)100%的股權,轉讓給自然人齊海瑩。彼時,齊海瑩為公司的董事、總裁,也因此,交易構成關聯交易。
據悉,聯創達美2019年錄得虧損,未經審計凈利潤為-2881.76萬元。
來源:公告
聯創股份認為,出售虧損資產能降低業績拖累,也可省了人力資金。不過,這場交易之后,聯創股份董事、高管齊海瑩呈上了書面辭職報告,稱因個人原因,其申請辭去公司董事和高管職務,辭職后,不再擔任公司的任何職務。齊海瑩持有上市公司股份2427.9萬股。公司還表明董事辭職不會導致公司董事會人數低于法定最低人數。
原來,這個上海新合是聯創股份在2015年以發行股份購買資產并支付現金的方式購得,整體交易作價為13.22億元,形成商譽達11.53億元,當時的交易方就包括了齊海瑩。
上海新合是國內較早提供互聯網綜合營銷服務的公司之一,客戶主要為汽車行業與互聯網游戲行業。
前期看,上海新合發展很快,2012年歸母凈利潤293.64萬元,2013年3436.93萬元,2014年8844.8萬元,齊海瑩等還做了業績承諾,即2015年-2017年實現扣非凈利潤不低于1億元、1.3億元、1.5億元。實際上,2015年上海新合實際完成1.25億元凈利潤,超額完成24.86%;2016年上海新合實現1.38億元扣非凈利潤;2017年也完成了1.54億元扣非凈利潤,都還是完成任務。
但翻過業績承諾期,2018年里,上海新合的凈利潤數據出現了銳減,營業收入為11.85億元,凈利潤2705.25萬元,甚至商譽減值損失高達11.16億元,令人大跌眼鏡。
來源:2018年年報
來源:2018年年報
而此番即將被聯創股份賣掉的聯創達美,正是上海新合的主要子公司。有數據顯示,聯創達美2018年實現營業收入7.75億元,凈利潤543.58萬元,2019年實現營業收入10.09億元,但虧損2881.76萬元(未審計)。2018年、2019年聯創達美對應的凈資產分別為8141萬元、-1476萬元。
也就是說聯創達美2018年完成的營業收入占上海新合的63.52%,但出售給原股東的售價是多少呢,只有0.15億元。
聯創股份的交易引起監管層注意,深交所創業板管理部隨即發出關注函,要求公司說明聯創達美2019年度虧損以及凈資產大幅下降的原因,凈資產下降金額大于虧損金額的具體原因及合理性;交易作價的公允性和合理性;以及交易未包括上海新合全部資產的原因,并說明剩余資產的經營狀況等。
那么,齊海瑩辭職的“個人原因”又是什么呢?上市公司工作人員表示其辭職文件上僅提及個人發展原因,并沒有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