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呼和浩特2月20日電 題:內蒙古醫療隊里的心理醫生:醫者保護患者我保護醫者
中新網記者 張瑋
“我終于到武漢了!”這是內蒙古自治區首位馳援湖北的心理專家李浩軍落地武漢后發的第一條朋友圈。
對于李浩軍來說,這次出發他已準備近一個月。
“疫情發生以來,大家比較關注患者的救治,而我更擔心的是前線的醫護人員。”20日一早,李浩軍接受記者采訪時如是說。
李浩軍是內蒙古自治區第三醫院(精神衛生中心)精神一科的主任,18日,他隨內蒙古第七批馳援湖北醫療隊一起出發抵達武漢,隨即被派駐到武漢市肺病醫院,成為內蒙古醫療隊中唯一的一位心理專家。
記者了解到,武漢市肺病醫院是當地收治新冠肺炎患者重癥患者最多的醫院之一。內蒙古第七批醫療隊148人將全部入駐這里,接管一個重癥患者病區。
圖為李浩軍做為內蒙古醫療隊唯一的心理醫生出征武漢。 楊昕倫 攝“內蒙古已經先后派出500多名醫護人員馳援湖北,第一批醫療隊已經在這里‘駐扎’了3周多。”李浩軍擔心道,“從心理學角度來說,人維持高強度狀態3周其實是一個‘節點’,極易出現不穩定狀態。”
“我來這里的工作是聯絡會診,更主要的是對一線醫護人員進行心理干預。”李浩軍說。
李浩軍的工作需要在不經意間進行。“對他們的心理干預必須融入生活中的一點一滴。”
落地武漢后,李浩軍以送東西為由見到了第三批醫療隊隊員李維娜,她是負壓急救車上的隨車護士,負責轉運新冠肺炎危重患者,到武漢已經將近10天。
李浩軍說,簡單的交流讓他放心了許多。“維娜的狀態還是不錯的。”
李浩軍告訴記者,其實,轉運危重患者的工作感染風險更大,隨車醫護人員會出現一些焦慮癥狀,總擔心自己穿的防護服夠不夠,口罩、護目鏡“靠不靠譜”等問題。
參加過“非典”和汶川地震心理救援的李浩軍很有信心,在出發前,他就在腦海里構架出幾套心理干預預案。他說:“為了防止交叉感染,不在同一組的醫療隊員們不能見面,我會和他們采取線上互動的方式了解他們的情況。”
采訪結束時,李浩軍告訴記者,今天醫療隊會在武漢市肺病醫院進行為期一天的培訓,接著就要進病區了。
“你們守護患者,我來護你們周全。”記者在李浩軍深夜寫的網絡戰役日記里看到他對自己“戰友”說的話,“期待春天的浪漫櫻花,我們一同賞花!”(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