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中國電影市場上映的批片達到86部,這個數字比去年多出9部,而在《千與千尋》《何以為家》《綠皮書》的高票房加持下,今年數量激增,類型繁多的批片市場也擺脫了去年的“低迷”。雖然說今年批片票房總量43億元依舊略遜色于2017年的57億元,但是相較于前幾年,今年無論是從影片的質量還是類型的豐富性來說都相對出彩,經過2017年“批片大熱”到去年的冷靜洗牌后,一些院線經理和票房專家認為批片市場未來會向著更加成熟理性的方向發展,批片的加入,無疑豐富了電影市場多樣性,擴大市場容量,但對引進批片的公司來說,保持冷靜,建立準確可靠的選片質量標準和市場認知,才有可能在未來的批片市場獲得更好成績。
數據來源:貓眼電影專業版(注:2019年數據至截稿前1 數據看理性
2013年,國內上映的批片共收獲19.3億元票房,同比增長90%,2013年至2015年連續三年均有5部批片票房過億,2016年、2017年迎來了批片大爆發,數量與質量上都令人振奮,不僅屢次刷新批片在豆瓣的高分紀錄,在票房方面也有不俗的表現,2017年分別上映的印度影片《摔跤吧!爸爸》(票房12.96億)、美國影片《生化危機6:終章》(票房11.12億)更以破十億票房的威勢成為叫好叫座的批片代表。今年,目前共有86部批片在內地上映,至截稿時,共創造了42.9億的票房,比起去年77部批片產出30億來說已經多出了12.9億,同比增長30%,其中共有14部破億,創造了新的“批片破億最多”的紀錄。
高質量小眾片比以往受寵
今年的批片市場無論是在票房或是質量方面相較于去年都有增長,無論是年初的奧斯卡大贏家《綠皮書》,還是主打情懷的重映版《千與千尋》,或者是連續8天上座率超過了《復仇者聯盟4:終局之戰》的口碑佳作《何以為家》,加上數碼修復后復映的《海上鋼琴師》,今年的一些批片在質量上、熱度上、知名度上都有所突破?!斑m應中國市場的海外片依舊需要有高質量且獨特的特點,國內觀眾對于海外電影的要求其實更加苛刻,能夠具備高票房潛質的一定要與觀眾有所共情,并且質量過硬?!睆氖露嗄暝壕€工作的院線經理李玉霖說:“今年一個顯著的特點是高質量的小眾片更被市場重視,他們盡管沒有國內觀眾熟悉的大明星加持,也沒有大IP的金鐘罩,但憑借過硬的質量,同時填補了國產片和分賬片的類型缺失,所以更受觀眾的青睞?!?/p>
今年批片市場走向“冷靜”
2017年的批片票房榜上,《摔跤吧!爸爸》一舉拿下12.9億票房,第二名《生化危機:終章》的11億票房也超出2016年票房冠軍近一倍(2016年冠軍是《驚天魔盜團2》6.3億票房),兩部票房十億級的批片刺激了市場。2018年批片數量持續爆發,但去年的批片表現成績并不理想,不再產出票房過十億的批片。今年的情況依舊相似,雖然有14部電影破億,但是并未出現票房十億級別批片,獲得冠軍的是宮崎駿的《千與千尋》(4.8億元),專家認為這并不代表批片銷售情況不好了,而是批片市場逐漸變得理性穩健了,曾經靠著不知名的小眾類型片進市場賭爆款的心態也越來越少。票房分析師羅天文認為,批片難出爆款的原因是很多觀眾對這類電影已經習以為常,再加上今年多部國產電影表現強勢,批片依舊面臨著票房的天花板,扎堆上映需要更大的檔期支持,現階段要出現一部10億級的批片確實很難。
《千與千尋》2 片種看趨勢
一直以來,不管是分賬片還是批片,充斥在內地影市中的引進片都是以美國電影為主的,從語種角度來說,主流的自然是英語片,其次才是日本、印度、俄羅斯、法國,再次才是其他小語種電影。情況在今年有了更大的改變,日本批片成為當之無愧的主角,印度片持續降溫,來自黎巴嫩、墨西哥、馬來西亞、瑞士等國的電影也走入中國銀幕,中國批片市場出現了更多國家的電影作品:比如《何以為家》是黎巴嫩的影片,《海市蜃樓》則來自西班牙,《絕殺慕尼黑》來自俄羅斯、《狂暴兇獅》來自荷蘭、《友情以上》來自泰國等。
日本影片:動漫依舊是主角
相較于以往美國批片扎堆現象,今年日本批片成為當之無愧的主角,一共有24部日本電影在國內上映,僅是今年前5個月就上映了16部日本電影,與去年日本批片數目持平。動畫IP劇場版依舊是日本批片中的大頭,今年引入宮崎駿作品掀起一陣情懷風,《千與千尋》以4.8億票房成為今年批片單片票房冠軍,并且今年票房前十批片中有四部都來自于日本的動畫電影。
整體票房上來看,日本動畫IP的票房表現力參差不齊,觀眾耳熟能詳的《哆啦A夢》《柯南》《海賊王》等系列已經培養出了一個相當穩固的觀眾群,對引進公司來說也已成了一筆固定的收益,但除了這些少數成功IP之外,其他日本動畫電影的票房不算理想;另外,日本真人電影在中國一直不景氣(《小偷家族》以9600萬的成績創下日本真人電影中國市場的紀錄),始終難以破億,《祈禱落幕時》是今年票房最佳的日本真人電影,也僅獲得6700萬票房。值得一提的是,大部分日本電影在國內上映時間非?!皽蟆?,很多觀眾都已經通過各種網絡途徑提前看過影片,其實很影響上座率。
印度影片:反傳統類型異軍突起
以今年4月上映《調音師》為始,12月上映的《金色榮耀》為終,2019年共計8部印度批片出現在中國的大銀幕,與去年印度批片數量持平。今年和去年均未能重現2017年印度批片創下的輝煌,票房最高的是4月份因為口碑爆棚發酵的《調音師》(3.2億,位列今年批片票房榜第四),除了這一部電影,其他印度批片均無緣前十,破億的也只有在《調音師》之后上映的《一個母親的復仇》,其他影片都表現比較慘淡,中規中矩千萬或是幾百萬,這個月上映的《金色榮耀》目前竟然只得到了65萬票房。
雖然這兩年印度電影數目減少,票房降溫,但今年的印度電影在類型上有了新的突破?!多绵美蠋煛贰端影桑“职帧贰稁⑿邸返戎耙M的代表批片都為印度電影貼上了“教育類型”的標簽,中國觀眾對于印度式教育和印度歌舞也形成了最鮮明的預判。而今年的這些印度影片在題材和類型上都發生了變化,《調音師》主打懸疑推理,一度票房碾壓好萊塢分賬大片《雷霆沙贊!》;《一個母親的復仇》則帶有犯罪、懸疑等類型元素,《無所不能》也主打犯罪劇情,這些電影幾乎沒有了印度電影中的慣性歌舞和雞湯說教,一定程度上讓中國觀眾大開眼界,看到了新印度類型片的獨特魅力。
美片也要靠口碑,歐洲制造小驚喜
以前占有數量優勢的美國批片地位下降,從去年的28部減少為今年的17部,據記者了解,今年在批片方面的審查比以往更為嚴格,好在依舊有一些經典佳作,例如倚仗著91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影片、最佳男配角、最佳原創劇本三項大獎光環的《綠皮書》,根據引進時機的優勢拿下今年批片票房榜亞軍,4.7億元的成績也一舉創下了奧斯卡獲獎影片在內地影市的票房新高,年末上映的高口碑之作《利刃出鞘》也憑借1.9億的票房拿下批片票房第八名。
觀眾明顯感受到今年批片市場規模在擴張,從地理范圍來看,今年歐洲國家輸出的批片數量顯著增多,尤其涌現出瑞士、烏克蘭、愛爾蘭、盧森堡等國家的身影。法國、德國、西班牙等地的批片數也在攀升,例如黎巴嫩影片《何以為家》成為今年批片陣容中的一大黑馬,德國電影《海蒂和爺爺》在每天排片不足3%的情況下一路逆襲也收獲了2000多萬票房,這些國家優質批片的表現,讓國內的批片買家們開始將目光投向小國別影片市場。票房分析師呂晴告訴記者,西班牙和法國的懸疑和動作類型批片在中國還有更多的市場潛力,網絡時代很多國家的電影文化得到了更廣闊和更快速的交融,明年很有可能會讓國內觀眾看到更多其他國家的作品。
《利刃出鞘》劇照3 未來看質量
觀眾成熟是好事
與北美分賬片“強勢出品,各種高大上”的出身不同,批片以“多國別、多題材、多樣式”的豐富性著稱,特別是買定離手,海外片商不參與分賬的買斷性一直在經受市場考驗。從類型上來看,批片能夠彌補分賬片的一些留白。今年能明顯感覺到批片類型題材也在逐漸變化,除了上文提到的印度批片的類型轉化,全年的批片依舊以劇情片和動畫片為主導,其中犯罪、驚悚、懸疑題材也成了市場新寵,另外,紀錄片和傳記題材的批片也有出現,盡管數量較少,但奧斯卡最佳紀錄片《徒手攀巖》獲得了3600萬票房,前不久上映的音樂紀錄片《坂本龍一:終曲》雖然在藝聯專線放映,票房成績不佳,但豆瓣8.8高分也是對這類型片的一種肯定。
電影市場專家蔣勇稱,從宏觀層面來看,電影局調控的終極目的是在保證中國電影市場份額領先的前提下,進一步增加文化多樣性。隨著國產電影票房的增長,批片市場相應也就獲得了更多的指標;另一方面,資本涌入,批片市場增加了不少新玩家,他們在海外拿了不少風格迥異、類型不同的片子,報審的片子也大為增加?!半m然很多批片是反映了國外的生活,但觀眾仍然可以在其中找到自己的東西,比如《何以為家》的原生家庭的問題,這個也是他們看這個片子的時候找到的最大共鳴,觀眾能夠和電影發生情感碰撞,這類電影才有可能產生黑馬效應?!彼硎?,批片靠類型取勝也依賴于觀眾的成熟,普通觀眾開始喜歡和接納各民族國家各類型風格的電影,而且在市場上也直接反映出了非常良性的數據——《調音師》拿下了3.2億的票房,比同期上映的進口分賬大片《雷霆沙贊》(2.9億)還要高。
4 片方切記勿投機
某些物美價廉的批片的利潤率會遠超一些大制作,行業內甚至有這樣一個說法,“和院線電影相比,投資者更傾向于投資批片,因為風險可控,成本不需要太高,最關鍵是還可以看到成片。批片就是用網大的投資,博一個院線電影的票房?!睆?016年開始,這個默契被逐漸打破。隨著中國電影市場的狂飆猛進,批片市場與之共沉浮,無數買家涌入跑馬圈地,在資本泡沫被擠掉之后,批片市場也開始面對三大挑戰。第一,意識到國外片方開始提高版權價格,并希望提高分成;第二,國內上映配額指標有限,且不一定能排到好的檔期;第三,批片全過程必須在一年內完成,逾期則按放棄上映處理;最后,大量批片被引進后,觀眾的品鑒力隨之提升,對影片質量本身的要求越來越高。
很多人從批片數量和票房上得出了今年是“批片大年”的結論,但票房分析師羅天文表示,其實不用盲目對數字下結論,批片市場確實變大了,但競爭環境也在同樣變化?!敖鼉赡耆雸龅呐婕掖蟛糠诌€是鎩羽而歸,你可以看看今年有多少人買了片,買了多少部,上映了多少,賺錢的有多少,批片市場在去年消沉后,對批片買手的從業經驗和判斷能力也有了更嚴格的要求。買方不能將批片當做投機生意,而是要在對市場有充足了解的情況下,選擇質量上乘的作品,這樣才能實現資金流的良性運轉?!?/p>
[小鏈接]
何為批片?批發的影片
批片是國內電影市場上一種特殊的進口影片類型,是指國內片商以固定的價格把影片的放映權從國外片商處買斷,而國外片商不參與中國票房分成的電影。批片質量參差不齊,國內的影視公司為保證穩定的票房收益,常常會一次性“打包購買”多部影片,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就是影片版權的“批發”,俗稱“批片”。
采寫/新京報記者 周慧曉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