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知道,凱迪拉克、別克和雪佛蘭是上汽通用旗下的三個合資品牌,三者的定位基本也是由高到低的順序。
有意思的是,凱迪拉克在去年7月國產了中大型SUV XT6,4個月后,同平臺打造的別克昂科旗旋即國產上市。
而繼昂科旗上市4個月后,也就是今年的3月份,國產雪佛蘭開拓者也將要宣告上市。
這三款車型均基于通用中大型前驅(四驅)的C1XX平臺打造,動力系統也是清一色的2.0T+9AT,尺寸數據雖有些許差異,但軸距均維持在2863mm。
明顯不同的是,昂科旗是中國特供車型,XT6和開拓者在海外也有銷售。
另外考慮到開拓者來自三者中定位最低的雪佛蘭,預計售價會相對“實惠”一些。
那么除此之外,這次引入的雪佛蘭開拓者還有什么看點,通用又緣何開始熱衷于國產定位較高的中大型SUV了呢?
“二進宮”的開拓者,想要抗衡漢蘭達?
其實雪佛蘭開拓者并不是一款全新車型,它誕生于1969年的美國,最初采用了“非承載式車身+全時四驅”的配置,是不折不扣的美式硬派越野。
2000年,金杯通用引進了這款車型,當時是為了與Jeep切諾基搶占市場,但因為品牌溢價、產品定價等因素,銷量不佳的開拓者在4年后便停產了。
因此這次雪佛蘭開拓者的國產,一定程度上可以理解為是“二進宮”,只是其身份與20年前首次入華時已大不相同——非承載式車身沒了,全時四驅沒了,方方正正的硬派造型也沒了……
呈現在大家眼前的,是一款車長近5m,擁有5/7座布局的中大型SUV。
論氣勢,新車確實不弱,其采用了雪佛蘭最新的家族式前臉設計,分體式大燈辨識度頗高,同時還提供了普通版、RS運動版和Redline三種外觀方案。
只是對比同平臺的昂科旗和XT6,無論哪個版本都顯得很運動。
畢竟相比前兩者,開拓者的豪華氛圍弱了許多,并增加了更多的棱角,視覺沖擊力明顯更強,似乎更加符合年輕用戶的審美觀念。
而在“內在美”上,似乎也印證了“偏向運動的車型大多不太注重內飾”的猜想,盡管開拓者是雪佛蘭國產SUV車型中的旗艦,但內飾風格與旗下定位低端一些的車型并沒有太大區別,明顯是偏向實用性的風格。
此外,開拓者并不提供XT6和昂科旗的6座布局,只能在5座和7座之間選擇。
綜合來看,可以確認開拓者的定位要比別克昂科旗低不少,參考后者29.99萬元的起售價以及終端的優惠措施,開拓者的起售價大概率會在25萬元左右甚至更低。
而倘若真的如此,開拓者挑戰的將會是豐田漢蘭達等一眾主流合資7座SUV。
看得出,開拓者在這一價位區間的尺寸優勢相當明顯,由此推斷,7座版本第三排的實用性或將在同級中處于領先地位。
而在動力上,標配的2.0T+9AT的組合可助開拓者在9s內完成0-100km/h加速,雖然算不上快,但已經領先同級。
雖然很多揚言挑戰漢蘭達的車型,最終都沒有激起太大波瀾,但畢竟因為它們的產品力與漢蘭達相近,品牌號召力略低的同時又沒有多少性價比優勢。
但開拓者卻略有不同,倘若其定價與漢蘭達相近,憑借空間、動力上的優勢,性價比更高的開拓者或將能從后者的市場中分得一塊蛋糕。
上汽通用銷量下跌,國產中大型SUV為提高形象?
想必大家也和車轍君抱有相同的疑問,通用旗下三大品牌近期為何逐步引入中大型SUV了呢?
雖然說三個品牌此前在中大型SUV市場都存在空白,但如此密集得引入三款同級別的車型的確少見。
在車轍君看來,上汽通用近兩年的銷量下滑或是主因。
2018年,上汽通用銷量197萬輛,同比下滑1.5%,而在2019年,其銷量為160萬輛,同比下滑18.8%。
銷量下滑自然在很大程度上要歸因于整體車市的不景氣,但作為全國銷量第三的車企,上汽通用的跌幅遠大于前兩名(一汽-大眾同比增長0.5%,上汽大眾同比下滑3.1%),與第二名上汽大眾的銷量差距也拉大到40萬輛。
在這樣的大背景下,依靠全新車型拓展新的市場區間無疑是挽回銷量的方案之一,畢竟一汽-大眾的微增也是靠新增的SUV車型撐起來的。
而從這點上看,XT6和昂科旗已經顯示出了一定的潛力。
二者在2019年分別貢獻了11053輛和5565輛,盡管1.6萬輛左右的體量并不大,但它們畢竟下半年才上市,同時是在終端售價“較為堅挺”的情況下取得的銷量,而且月均銷量基本已分別達到2000輛和3000輛左右。
倘若銷量繼續保持穩定,XT6和昂科旗有望在2020年分別貢獻2.4萬輛和3.6萬輛,合計6萬輛左右。
相信售價更為親民的雪佛蘭開拓者,極大可能會比昂科旗貢獻得更多,上汽通用靠這3款中大型SUV在2020年實現10萬輛左右的銷量增量,興許并不是什么太難實現的目標。
與此同時,國產這3款車型更大的意義也在于提升品牌形象。
前些年,最先開始“以價換量”的凱迪拉克很大程度擠壓了別克的高端車型,為避免內部斗爭,別克品牌有所下沉,雪佛蘭有苦說不出……
2017年下半年,別克和雪佛蘭的低端車型開始普及三缸發動機,盡管其表現并不比四缸車型遜色多少,但消費者似乎并不買賬。
以英朗為主的主流低端車型銷量大幅下跌,不得已也只能用上“以價換量”,英朗的入門門檻甚至跌至了7萬元左右,但仍遠遠無法達到曾經月銷3萬的“爆款”水準。
高端車型和低端車型同時的“大幅優惠”,導致上汽通用三大品牌在2018年開始整體下沉,品牌形象均有所損傷,也使得美系車逐漸淪為了合資品牌中“性價比”的代名詞。
而全新中大型旗艦SUV的推出,很大程度上能夠拉高產品線的平均售價,對品牌形象提升的積極作用是不可忽視的。
雖然這三款車型的國產可能本來也在上汽通用的規劃之中,但近些年品牌形象的下滑,或許促使上汽通用將它們的上市日程推進了一些。
最后兩句
國產雪佛蘭開拓者上市之后,上汽通用將會完成旗下三大合資品牌國產中大型SUV的布局。
而除此之外,根據工信部申報信息,2020款別克英朗和雪佛蘭科魯澤將會新增1.5L四缸版本,預計會取代現款1.0T三缸版本。
而這款代號L2B的發動機正是“全面三缸化”之前應用的發動機。
在“重回”四缸+布局中大型SUV之后,上汽通用的境況或將有所改善,但這只是上汽通用重返銷量巔峰的第一步。
畢竟大眾在2018-2019年期間新增了6款國產SUV(途鎧、探影、途岳、T-ROC探歌、探岳和途昂X),才勉強保證了銷量穩定,上汽通用單憑三款定位偏高端的中大型SUV還難以完成如此重大的任務。
在10-20萬元的主流市場區間,上汽通用或許應該再籌備一兩個“爆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