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網商記者 王金成
今年的情人節,與以往最大的不同是口罩成了最好的禮物。
微博上,情人節禮物的話題里,口罩打敗了玫瑰花,成為愛的最好表達。有的人把口罩放進花束里送給愛人;而有人的花束里甚至只有口罩。
口罩誕生至今,從未享受過這般待遇。放在平時,一只口罩價格十分便宜。現在,有錢也未必買得到。
口罩稀缺,給了很多人炮制了一場發財的美夢。
有商家趁機哄抬價格,一個口罩賣到幾十甚至幾百元;不少微商在朋友圈兜售來路不明的口罩;乃至有藝人,竟然為了賺錢用口罩進行詐騙……
在股市里,口罩概念也被吹成了“風口”。
只要與口罩搭點邊的上市公司,都成了口罩概念股。有些完全不搭邊的也莫名其妙成了概念股。風口之下,股民蜂擁而至,口罩概念股雞犬升天。
一陣瘋狂之后,它們都被打回原形。
數據顯示,周一至今,21只口罩概念股均下跌。其中,陽普醫療、南衛股份、奧美醫療和振德醫療本周跌去近30%。
口罩概念股涼了,很多人也一不小心被割了“韭菜”。
100年前的口罩普及
真正意義上的現代口罩,誕生于19世紀末。
1895年,德國病理學家萊德奇發現病毒會通過人們說話時呼出的空氣和唾液傳播,這讓經歷過手術的患者容易發生傷口感染。
于是,萊德奇給醫護人員提了建議,讓他們在做手術時帶上能遮擋口鼻的紗布,這就是現代口罩的雛形。事實也證明,口鼻遮擋后經歷手術的病人傷口發生感染的幾率大幅度下降。
口罩就是這樣開始在醫生群體間流行起來。
隨著使用的增加,口罩得到了不斷的改良。
不過,真正讓口罩成為普通民眾的防疫用具,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美國的一位士兵出現了感冒癥狀,很快有幾百名士兵也出現了同樣的情況。
西班牙流感
這場感冒傳染到了西班牙,造成了800萬西班牙人死亡,并且它仍在繼續擴散。僅僅不到一年時間,造成了當時20%的世界人口感染,預計死亡人數高達2000萬。
這場傳染病被命名為“西班牙流感”,正是這場流感,讓口罩真正走向大眾。
超過4000家企業盯上口罩
口罩成為預防病毒感染的一種便捷有效的手段早已為人熟知。
不過,生活中愿意戴口罩的人并不多。即使在流感盛行的季節,真正出門戴口罩的也不在多數。
口罩需求不大,很多口罩生產企業因為訂單不足而轉產其他產品,這樣才能維持企業的正常運營。
2013年,在霧霾天氣的影響下,國內的口罩需求一度達到了一個峰值。但是,此后口罩的產能逐年下降,有數據顯示,去年國內口罩的實際產能已經降到1200萬只/天。
此次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后,恰逢農歷新年,口罩的產能一直提不上去,造成了非常緊缺的局面。
五菱口罩
過去的近兩個月的時間里,除了企業恢復口罩產能,中國人也在世界范圍內尋找口罩。進入二月份,中石化、上汽通用、富士康、比亞迪等眾多本不相關的企業,也開始拉生產線生產口罩。
最近,小米公司申請了50億貸款,準備生產口罩和溫度計。格力、美的這兩大家電企業,則開始生產口罩機。
為了緩解口罩的緊缺,企業紛紛盡一份力。
企查查顯示,目前為止全國有超過4000家企業變更了經營范圍,增加了口罩、消毒用品等項目。
口罩概念大起大落
口罩的緊缺,在資本市場催生了“口罩概念股”。
湖北企業奧美醫療,因為生產N95口罩,從1月15日開始大漲,在這波行情中跑出了8個漲停,漲幅超過了200%。
另外,研發、生產、銷售為一體的醫用敷料的振德醫療,上周連續5個漲停,一周漲幅達到了61.02%,從33.13元飆升到48.5元。
與此同時,很多偽口罩概念股也在風口中迎來資本的狂歡,如龍頭股份、欣龍控股、延安必康等。
盡管很多公司都多次發出股價異動警示,仍然沒有阻擋“追風者”的熱情。
口罩概念
本周,風云突變,口罩概念股出現了集體涼涼的情況。不管是奧美醫療、還是振德醫療、漫步者這些,股價都開始迅速回落。
部分企業的股東,在這波風口中準備了減持。
如欣龍控股,從2月3日開始連續五個漲停,在本周一(2月10日)公布了包括副董事長、董事會秘書、副總裁等多位高管在內的股東減持計劃。
去年,這家公司依靠變賣股權才實現了扭虧為盈,盈利預計500萬元。這么一家盈利艱難的企業,在口罩概念風口中一周漲幅超過了60%。
真假口罩概念股
如果仔細查看一下這些口罩概念股的業務組成,或許就不難發現“口罩概念”炒作成分遠大于實際。
比如奧美醫療,算得上是一只真正的“口罩概念股”。
根據奧美去年半年報顯示,作為一家醫用敷料生產企業,其主營產品中傷口與包扎護理業務占去了6成的營收,口罩業務只占到主營業務的不到3%。
3129萬元相對于奧美近11億的營收,影響非常小。
根據相關報道,奧美在1月21日開始復工生產口罩,一天的產能也僅僅只有13萬只,遠不如那些跨界的富士康、比亞迪的生產能力。
奧美也發出了公告,表明口罩業務增加不會對自身財務產生重大影響,但并沒有阻擋資本炒作的熱情。
再看振德醫療,去年前三季度口罩等防護產品的銷售收入是5188萬元,只占到主營業務收入的4.07%。
并且,2月7日,振德醫療在公告中提醒KN95生產線還存在不確定性,但是被瘋狂地炒作了一通。
另外,科創板公司瀚川智能的業務中,有口罩生產設備,但去年這項收入也只占營收的2%。
實際上,即使占據中國口罩市場90%份額的3M公司,口罩業務在其整體營收中都幾乎可以忽略不計。
國內這些企業口罩業務的比例同樣很小,更不用說那些偽概念股了,炒作之后一地雞毛也就不足為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