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價格戰似乎被視為萬能藥,但采用價格戰的OV正加速敗落 來源:柏銘2018
大家都喜歡吐糟小米以價格戰贏得市場,認為價格戰就是萬能藥,然而事情卻并不那么簡單。2019年同樣采取價格戰的OPPO和vivo就未能借助價格戰挽救它們的手機業務,導致它們的手機業務繼續衰落。
OPPO和vivo在國內的出貨量下滑幅度持續擴大
市調機構Canaly公布的2019年四季度的數據顯示,在中國智能手機市場前五名當中,OPPO、vivo的下滑幅度在最大的兩家手機企業,分別同比下滑25%、29%。
據Canalys公布的2019年前三季度中國智能手機市場的數據顯示,OPPO在2019年一至三季度的出貨量同比增速分別為-4%、18%、-20%;vivo同期的的出貨量增速分別為-2%、-19%、-23%。加上上述的四季度,可見2019年四個季度當中,OPPO和vivo在中國市場的出貨量下滑幅度呈現持續擴大的跡象。
或許有人認為,OPPO、vivo在國內不斷衰敗的原因是因為華為的擠壓,小米、OPPO和其他手機企業的市場份額也在不斷縮減,只有華為的市場份額在持續增長,然而如果再與小米相比,就可以證明OPPO和vivo衰敗的跡象較為明顯。
Canaly給出的2019年一至四季度中國市場的數據顯示,小米的出貨量同比增速分別為-13%、-20%、-33%、-14%,可見到了2019年四季度小米在國內市場的下滑幅度明顯收窄,其下滑幅度比OPPO、vivo的小,也小于該季度中國市場智能手機出貨量整體下滑15%的幅度,似乎顯示出小米已在國內市場企穩。
OPPO和vivo為何未能有效運用價格戰
OPPO和vivo這兩家手機企業是在2015年利用小米和華為忽視三四五線城市的機會崛起的,當時它們深耕這些市場多年,建立了龐大的線下渠道,零售網點過十萬,借助龐大的線下渠道,OPPO和vivo的出貨量迅猛增長,到2016年三季度甚至超越華為奪得國內智能手機市場份額前兩名。
然而隨著華為和小米強化線下渠道的建設,OPPO和vivo的增長勢頭就受到了遏制,華為到2017年一季度重奪國內智能手機市場第一名。面對華為和小米在線下市場的擴張,OPPO和vivo選擇了進入華為和小米占據優勢的線上市場。
2018年6月vivo先在國內市場推出高性價比的Z系,Z系推出后廣受消費者歡迎,2018年二季度vivo在國內市場的出貨量同比劇增30%,當季出貨量增速高居國內手機市場前五名第一名;2018年三季度OPPO也在國內市場推出高性價比手機K系。至此國產手機四強均參與線上手機市場。
OPPO和vivo采取價格戰策略,最大的受害者就是小米,小米的市場份額也因此迅速下滑,小米被迫持續不斷的進行機構變革、人事變動頻繁,紅米redmi品牌也在那個時候獨立出來,隨著紅米品牌的獨立,小米開始變得咄咄逼人,整個2019年幾乎每天都可以看到它懟華為,很有意思,小米和華為兩家互懟卻沒有與OPPO和vivo撕逼。隨著小米的變革,OPPO和vivo在2019年就失去了此前的好運氣,它們在國內市場的出貨量下滑幅度不斷擴大。
那么為何OPPO和vivo推出性價比手機之后一度在2018年取得出貨量的上漲,但是到了2019年卻又迅速敗落。柏銘科技認為主要是因為這兩家手機企業還是要考慮利潤,它們沒有與華為和小米爭奪千元以下的智能手機市場,這部分市場依然占中國智能手機出貨量的相當大比例;在1000-2000元價格段的性價比手機市場,它們的性價比優勢還是不如小米和華為的。
華為的通信設備業務可以為它帶來源源不斷的利潤,它在高端手機市場占有一席之地也保證了部分利潤;小米不靠手機硬件賺取利潤,主要通過廣告等互聯網服務獲得利潤。這是華為和小米在價格戰方面可以做得比OPPO和vivo更狠的原因。
2019年OPPO和vivo在國內市場的出貨量下滑幅度不斷擴大,勢必迫使它們重新思考當前與華為和小米的競爭策略,今年它們會否愿意進一步放棄利潤以更猛烈的價格戰應對華為和小米,還是優先考慮利潤,這是值得觀察的。
加載中... 視頻 直播 美圖 博客 看點 政務 搞笑 八卦 情感 旅游 佛學 眾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