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私募產品信息不知真假?該功能今日上線,投資者需關注!
“私募基金管理人的信息披露并不是向全社會無差別披露,但是必須向相關合格投資者披露,該功能的上線就是強調了相關和合格投資者兩個關鍵因素。” 針對2月14日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協會(以下簡稱“中基協”)的私募基金信披備份系統投資者定向披露功能的上線,接近協會人士如此表示。
據中基協發布的消息, 2月14 日,信披備份系統投資者定向披露功能正式上線 ,增加了投資者登錄查詢端口,私募基金投資者可以通過協會信披備份系統查看其購買私募基金的信息披露報告。早在2016 年 10 月 10 日,私募基金信息披露備份系統 (以下簡稱“信披備份系統”)已上線,實現了私募基金信息披露報告在協會信披備份系統進行備份的功能。
投資者定向披露功能上線
——增強系統間聯動、解決投資者信息不對稱問題
“投資者和私募基金管理人是互相選擇,投資者做出選擇和決策必須有工具和信息,這是給投資者提供工具和信息,為投資者賦能。”接近協會人士表示。
值得注意的是,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關鍵時期,該功能的如期上線是協會向私募基金管理人和私募基金投資者提供的無接觸線上查詢私募基金信息披露情況的重要工具。
早在 2016 年 10 月 10 日,私募基金信息披露備份系統已正式上線,實現了私募基金信息披露報告在協會信披備份系統進行備份的功能。
根據中基協數據,截至2020年2月14日,自主發行私募證券投資基金年報平均披露備份比率為96.36%,季報平均披露備份比率達97.51%,管理規模在5000萬元及以上自主發行私募證券投資基金月報平均披露備份比率達98.76%;私募股權投資基金年報平均披露備份比率為90.20%,半年報平均披露備份比率為91.32%;創業投資基金年報平均披露備份比率為93.54%,半年報平均披露備份比率為94.39%。
“雖然備份比率比較理想,但是在該功能上線之前各個系統間的聯動還不是很到位,基于此,協會要求私募基金管理人在信披備份系統維護的投資者應與在協會資產管理業務綜合報送平臺 (以下簡稱“AMBERS? 系統” ) 維護的正在運作的自主發行類私募基金的一級投資者保持一致”,該人士說。他表示功能上線后,投資者也能夠發揮監督的功能,加強信息披露工作的及時、完整、準確。
此前,私募基金投資者常面臨信息不對稱的問題。接近該協會人士表示,在日常工作中發現的問題包括:投資人收到私募產品推銷,但沒辦法獲得私募信息;私募基金管理人或者銷售機構向投資者提供信息,但是投資者無法確認信息是否準確;三方機構和媒體都在提供私募基金消息,投資者無法識別。
“該功能的上線,給投資者提供了更多因子和維度,讓其掌握的信息更加全面。具體包括:提供了穩定的信息獲取渠道;校驗私募管理人向投資者披露的信息和向監管層保送的信息是不是一致;傳遞一個信息:投資者選管理人,看某一時的業績更不可靠,要綜合選擇。”他表示。
管理人是第一責任人
——投資人可查去年末及以后各期信披報告、持倉明細等不可查
“本次上線功能的核心是私募基金管理人為信披備份系統定向披露功能的第一責任主體。”接近協會人士表示。
作為第一責任主體,私募基金管理人的工作內容包括為:負責信披備份系統定向披露功能投資者查詢賬號日常維 護及管理工作,包括投資者查詢賬號開立、啟用、修改和關閉等。
據悉,私募基金管理人維護的投資者查詢賬號信息包括投資者賬號、投資者已購買私募基金的備案編碼等,投資者賬號由私募基金管理人自行設定。
“需要注意的是,投資者查詢賬號開立后,僅可變更手機號碼、聯系郵箱、投資者已購買私募基金的備案編碼、賬號狀態信息,其他投資者身份信息不可變更。? ”接近協會人士特此提示。
而針對投資者來說,哪些內容可看,哪些內容不可看?
本著不溯及既往原則,定向披露功能上線后,信披備份系統將僅向投資者提供2019年末及以后各期私募基金信息披露報告。同時,投資者不可查看私募基金投資者名錄及私募基金持倉明細等敏感內容,以及托管人報告、管理人報告、 基金經審計財務報告、有管理人簽章的信息披露報告等附件信息。
具體來講, “《私募基金信息披露內容與格式指引 1 號——適用于私募證券投資基金》中的內容投資者基本可見,《私募基金信息披露內容與格式指引 2 號——適用于私募股權(含創業)投資基金》中基金投資者情況、基金投資運作情況、持有項目情況、所投基金情況等相關信息不可見”,該人士解讀稱。
保障雙方數據安全
——投資者信息脫敏處理、信披報告不提供轉發及下載功能
金融機構的數據安全,一直是市場關注的焦點。該功能上線后,如何保證投資者數據安全性?? 對此,中基協表示為保護投資者數據不因偶然或惡意原因遭到破壞、更改或泄露,信披備份系統對定向披露模塊投資者信息進行脫敏處理。私募基金管理人首次維護投資者查詢賬號后,將無法直接通過信披備份系統查詢除投資者賬號外的其他投資者身份及通訊信息。
針對“脫敏”,接近協會人士解釋稱數據的脫敏就是指投資人相關信息錄入之后,沒有權限的其他工作人員或者私募基金管理此后人在查看中,敏感信息全部都是以星號代替的。
另一方面, 針對基金管理人所顧慮的開放該功能后,由于投資者眾多,相關資料是否變為公開數據被公開傳播、分享,協會表示,為確保私募基金信息披露報告相關數據不被隨意轉發或濫用,投資者在信披備份系統可查看的私募基金信息披露報告以 PDF 格式顯示,僅供投資者查閱,不提供轉發或下載功能,且信息披露報告頁面加有標識報告查閱者信息和報告唯一性的實時水印 ,請投資者注意數據保密。
“很多投資者可能會截圖,不過首先我們報告上會有密密麻麻的實時水印,我們后臺其實都是追蹤到是哪一個投資者在哪一天進行了轉發和查閱。 ”該人士表示。
接近協會人士表示,信披備份系統投資者定向披露功能的上線是協會全面自律管理體系中的一環,投資者對于違法違規行為可以投訴,啟動我們的自律檢查、自律處分,以及針對違法違規行為的行政處罰和司法懲戒。歡迎投資者提需求,中基協會持續改進功能。
新京報記者 張姝欣? 編輯 趙澤? 校對 張彥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