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進入11月下旬,三江源地區青海省玉樹藏族自治州,白雪覆蓋青色山巒和金色的草場。雪霽天晴時,牦牛群如黑色珍珠撒在大地上,牧人打馬而過的高寒草場呈現出一幅空曠、遼遠、寧靜的“雪牧圖”。圖/文 郭福山 羅云鵬
中新社西寧2月14日電 (孫睿 馬占良)“截至14日上午8時,三江源地區的稱多清水河、甘德兩地積雪持續天數達41天,兩地仍維持特重度雪災標準。受冷空氣的影響,預計2月份三江源地區的降水仍偏多,但積雪面積將逐漸減少。”青海省氣候中心高級工程師戴升14日向中新社記者分析表示。
三江源地處地球“第三極”青藏高原腹地,是長江、黃河、瀾滄江三大江河的發源地,是中國及東南亞地區重要淡水供給地,其生態系統服務功能、自然景觀、生物多樣性具有重要保護價值。
戴升介紹,據2月13日的H8/AHI衛星遙感監測,青海省積雪面積為16.3866萬平方公里,積雪主要分布在三江源腹地的玉樹州東南部和西北部、果洛州中部和西南部、海西州東北部和唐古拉山西南部地區。
統計顯示,1月,三江源地區平均降水量為8.7毫米,較常年值多4.8毫米,偏多123%。
“由于前期積雪較難融化,除大柴旦以外,青海省牧區多地仍有積雪維持,其中地處三江源腹地的稱多清水河積雪深度達18厘米、甘德積雪深度達8厘米,根據青海省《氣象災害分級指標》劃分,上述兩地積雪持續天數已達41天,仍維持特重度雪災標準。瀾滄江源頭的雜多積雪深度為9厘米,積雪維持天數達21天,仍維持重度雪災標準。”戴升說,從目前來看,雖然受災地區比前期少了很多,但趨勢預測意見是三江源部分地區仍降水偏多,后期各地積雪主要以前期積雪的持續為主,新增積雪也不會太明顯。
戴升表示,據上述地區氣象部門實地調查,積雪對當地交通運輸帶來較大影響,多條省(國)道封閉或受到交通管制,但目前尚未造成人員、牲畜傷亡損失。(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