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劉媛媛 上海報道
日前,寧波均勝電子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均勝電子”,600699.SH)發布《股票交易異常波動公告》,公司于2020年2月4日~6日連續3個交易日內日收盤價格漲幅偏離值累計達到20%,屬于股票交易異常波動。原因或與其子公司成為特斯拉供應商有關。
根據公告內容,均勝電子子公司上海臨港均勝汽車安全系統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臨港均勝安全”)于近日正式確定為特斯拉國產Model 3和Model Y車型的供應商,提供方向盤、安全氣囊等汽車安全系統產品,該項目新增訂單總金額約15億元。
《中國經營報》記者注意到,作為特斯拉相關概念股,自今年春節后開盤以來,均勝電子的股價一路走高,從2月3日的19.56元/股漲至2月13日的28.83元/股。不過這也讓外界質疑,公司是否存在依賴特斯拉業務的風險。另外,在股價大漲背后,均勝電子也曾被多家媒體報道,由于頻繁收并購,產生了高商譽、高負債等問題。
對此,均勝電子方面回應記者稱,公司在全球范圍內主要的汽車市場都對生產、研發、采購與銷售等環節進行了布局,客戶結構呈現多元化均衡分布,在手訂單充足,因此不存在依賴特斯拉業務的風險。而商譽和負債方面,目前公司的商譽不存在任何減值跡象,與國際同行業公司相比,公司的資產負債率也處于正常水平。
受益特斯拉擴產
天眼查信息顯示,均勝電子于1992年在寧波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登記成立,公司經營范圍包括電子產品、電子元件、汽車電子裝置(車身電子控制系統)、汽車安全零部件等。主要客戶已涵蓋寶馬、戴姆勒、大眾、奧迪、通用、福特等全球整車廠商與國內一線自主品牌。
在國內汽車零部件領域,均勝電子的市值位于前列,因此此次特斯拉選擇與均勝電子合作并不意外。根據均勝電子方面的公告,特斯拉中國預測,國產Model 3和Model Y的年總產量約為30萬輛,目前按照上述年產量核算,該項目新增訂單總金額約15億元,臨港均勝安全將于2020年開始逐步為其供貨,訂單生命周期約為3~5年。
除此之外,均勝電子汽車安全事業部此前已向特斯拉全系列車型配套全套被動安全系統和滿足最新碰撞法規要求的前發動機罩舉升器。目前均勝電子汽車安全事業部獲得的特斯拉訂單總金額約60億元人民幣。均勝電子亦為特斯拉全球配套HMI控制器及相關傳感器等產品。目前均勝電子汽車電子事業部獲得的特斯拉訂單總金額約15億元。
可以看出,目前均勝電子安全事業部和汽車電子事業部共獲得的特斯拉訂單總額約為75億元,再加上此次新的合作,雙方已經形成深度合作。不過,均勝電子方面認為,這并不意味著均勝電子存在業務上依賴特斯拉的風險。
“作為一家跨國公司,均勝電子在全球范圍內主要的汽車市場都對生產、研發、采購與銷售等環節進行了布局,用以滿足全球主流中高端汽車品牌(如大眾、通用、寶馬、本田、戴姆勒、福特、豐田、日產、現代和馬自達等)在每個地區的配套供應。從各業務板塊來看,均勝電子的客戶結構呈現多元化均衡分布,在手訂單充足,因此不存在依賴特斯拉業務的風險。”均勝電子相關負責人表示。
根據此前均勝電子發布的數據,2019年前三季度,公司營收458.06億元,同比增長16.20%。但歸母凈利潤為7.02億元,同比下降了33.60%。當問及未來是否會加強與特斯拉等整車企業的合作來增厚利潤時,上述負責人告訴記者,從扣非后凈利潤來看,均勝電子2019年三季報顯示,當期扣非后歸母凈利潤是同比增長15.66%。現階段,均勝電子將工作的重心放在并購之后的一系列整合工作上。隨著全球范圍內整合不斷地推進,均勝電子預計利潤水平將得到有效的改善和提高。
狂熱并購
值得注意的是,均勝電子在2016年之前主營業務為汽車電子及汽車內飾,如今公司發展為汽車安全業務的龍頭企業,主要是通過多次并購達成的。
梳理均勝電子的并購道路發現,2016年初,均勝電子以累計73億元的價格并購汽車安全供應商美國KSS和國際智能車聯技術企業德國TS;2018年均勝電子又以15.88億美元的價格并購日本高田核心業務并啟用新工業城,進一步完善在汽車安全和智能駕駛領域的布局,尤其是在汽車安全系統、車聯網、新能源汽車技術和新型HMI方面。
通過并購與協同整合,均勝電子現營的汽車安全、智能座艙電子、車聯網、新能源汽車動力管理系統和汽車功能件等核心業務迅速發展,但同時也產生了高商譽、高負債的問題。
相關數據顯示,2016年~2018年,均勝電子的商譽分別為74.68億元、78.29億元和81.82億元,分別占同期總資本的比例為20.06%、22.14%和13.79%。2019年三季度末公司商譽為83.87億元,占同期公司總資本的比例為14.18%。
業內人士向記者表示,商譽減值是指對企業在合并中形成的商譽進行減值測試后,確認相應的減值損失。商譽減值不但會令上市公司的業績受到影響,甚至還有可能出現由盈轉虧的情況。記者注意到,在2019年初,大部分年報業績預虧的企業都在原因一項中提到了“商譽減值”一詞。
對此,均勝電子方面向記者表示,商譽本身是一項中性的資產,是企業并購活動中產生的合理結果。目前,我國的會計準則規定商譽不做攤銷,但要求定期做減值測試。就均勝電子而言,公司的商譽也是通過近幾年的并購活動產生,每年會聘請中企華做相應的商譽減值測試。目前,均勝電子的商譽不存在任何減值跡象。
除了商譽減值風險之外,均勝電子的資產負債率也居高不下。年報數據顯示,2016年至2018年,公司的資產負債率分別為62.82%、61.24%和69.35%。不過,上述負責人解釋稱,均勝電子作為一家全球化的汽車零部件公司,雖然與A股同行業上市公司相比,2018年末資產負債率水平相對較高,但與國際同行業公司相比,均勝電子資產負債率處于正常的水平。
“公司近年來通過‘內生增長+外延并購’的雙輪驅動戰略在收入和利潤上取得了較大規模增長,目前將主要的工作重心放在了并購之后的一系列整合工作上。相信隨著全球范圍內整合不斷地推進,公司利潤水平將得到有效的改善和提高。”均勝電子方面表示。
(編輯:石英婧 校對:顏京寧)
責任編輯:陳悠然 SF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