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消息:目前我國在南極一共有5座科學考察站,分別是南極中山站、南極長城站、南極昆侖站、南極泰山站以及正在建設的羅斯海新站。其中,長城站是中國在南極建立的第一個科學考察站,也是中國在南極地區設立的常年性科學考察站。現在雪龍2號船正在長城站執行卸貨任務,跟隨記者的鏡頭一起到長城站看一看。
總臺央視記者 喬亞美:我身后這片區域就是中國在南極設立的第一座考察站,長城站所在的位置。從1985年建站以來,這里已經從一片荒無人煙的區域發展成了如今建筑面積是4082平方米,有大型建筑12座,可以容納20名科考隊員越冬,以及40人度夏的大型常年科學考察站。在生物環境監測以及生態學等方面取得了重要的科研成果。
長城站的地理坐標為南緯62度12分59秒,長城站所在的喬治王島,是南極地區科學考察站分布最為密集的區域。
1985年2月20日,中國第一個南極考察站在這里宣布落成,長城站自建站以來,經過多次擴建,已經成為了中國開展南極多學科考察和研究的重要基地。
南極長城站第36任站長 丁海濤:這個是我們的科研棟,里面主要有一些生物、化學、通訊、一些北斗的基準站,還有氣象預報在這里面。主要科研都在這一棟樓里。
長城站是座小小的科研城,科研人員全年在這里開展氣象學、高空大氣物理觀測、地磁和地震等項目的常規觀測。除常規觀測外,在南極夏季期間,還進行包括地質學、冰川學、環境科學的科學考察工作。在長城站,有一間特殊的白色房子,這間24小時開門的地方給科考隊員們的科研生活工作帶來了亮色。
總臺央視記者 喬亞美:南極長城站的溫室蔬菜房里,用無土栽培的技術種植了生菜、黃瓜、茄子等等蔬菜。雖然面積不大,但是在常年大部分時間冰雪覆蓋的南極,這個小小的溫室房子也給這兒帶來了一些綠色的生機和活力。
長城站的主要建筑有辦公棟、宿舍棟、氣象棟、科研棟、發電棟等,站上有專門的醫務室,配備一名隊醫,醫療物資每年都會準時從國內運送到這里。
第36次南極考察隊長城站越冬隊隊醫 胡淼:我們最近在卸貨,這些都是國內剛剛運過來的醫療物資。
記者:像這兒可以做外科手術嗎?
第36次南極考察隊長城站越冬隊隊醫 胡淼:簡單的外科手術可以啊,比如說闌尾炎手術,闌尾切除,或者是清創、縫合那都可以。
為了盡可能地保護南極環境,長城站實行垃圾分類。在每棟樓里,都可以看到盛放不同類別垃圾的垃圾桶,還有專門用于焚燒垃圾的焚燒棟。
南極長城站第36任站長 丁海濤:長城站在這些考察站里面,屬于比較早實行垃圾分類的,紙類的話我們有自己的垃圾焚燒棟,爐灰也是帶回國內處理。塑料、金屬和玻璃,在現場分類好之后,然后裝入回國集裝箱,然后帶回國進行處理。像這一次雪龍2拉回去的這些垃圾就有這一次這些生活垃圾。
30多年來,一代代的南極科考隊員遠離祖國和親人,克服惡劣的自然環境,在南極冰雪覆蓋的大陸燃燒著自己的激情和青春。
如今的考察站在重視科研的同時,也更加注重站區的后勤保障和文化建設,以便給長時間在這里工作生活的科考隊員們提供相對良好的科研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