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是促進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逐步均等化的重要內容,是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的重要工作。是我國政府針對當前城鄉居民存在的主要健康問題,以兒童、孕產婦、老年人、慢性疾病患者為重點人群,面向全體居民免費提供的最基本的公共衛生服務。開展服務項目所需資金主要由政府承擔,城鄉居民可直接受益。讓我們一同來看一下國家全面推行的12項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都有哪些內容吧!
建立居民健康檔案服務
在自愿與引導的基礎上,為轄區居民免費建立統一、規范的居民健康檔案(健康檔案主要包括居民基本信息、主要健康問題及衛生服務記錄),并對健康信息及時更新以及實行計算機信息化管理。尤其以兒童、孕產婦、老年人、慢性病患者、嚴重精神障礙患者等為重點人群。
健康教育服務
針對健康素養基本知識及技能、優生優育、傳染病預防及轄區內重點健康問題的內容,向廣大居民提供免費健康教育宣傳咨詢服務,發放健康教育宣傳資料,定期出版健康教育宣傳欄宣、舉辦健康知識講座,開展公眾健康咨詢及義診活動等。
預防接種管理
為轄區內適齡兒童免費接種乙肝疫苗、卡介苗、脊髓灰質炎疫苗、百白破疫苗、麻風疫苗、流腦疫苗、乙腦疫苗、麻腮風疫苗等國家免疫規劃疫苗。同時,開展二類【自費疫苗】接種服務。發現、報告預防接種的疑似異常反應,并協助調查處理。
兒童保健管理
為0-6歲兒童免費建立兒童保健手冊,開展新生兒訪視及兒童保健系統管理。出生后的新生兒可以在家中享受到醫務人員上門的家庭訪視服務。針對兒童不同的生長發育階段,為其提供生長發育評估、體格檢查、輔助檢查、健康指導等服務內容。
孕產婦保健管理
為孕產婦免費建立保健手冊(結合當地實際情況),在懷孕期間可以免費享受到3次保健服務,產后至少2次訪視和健康檢查服務。其中,孕婦在接受第1次產前保健時,可以得到比較全面的健康檢查服務,包括一般健康檢查、婦科檢查、健康指導,以及血常規、尿常規等實驗室檢查。
老年人保健管理
對轄區內65周歲及以上老年人進行登記管理,每年可以免費獲得1次健康管理服務,包括生活方式和健康狀況評估、體格檢查、輔助檢查和健康指導等。其中,輔助檢查項目包括肝功、腎功、血脂、血常規、尿常規、空腹血糖、腹部黑白B超、心電圖檢測等。
慢性病患者管理
對原發性高血壓、2型糖尿病等慢性病人群進行指導;對35歲以上人群進行門診首診測血壓;對確診原發性高血壓和2型糖尿病患者登記管理,每3個月至少提供一次面對面隨訪,每次隨訪要詢問病情、進行體格檢查及用藥、飲食、運動、心理健康指導。每年對管理的慢性病人群進行一次免費健康體檢,內容包括身高、體重、血壓、腰圍臀圍測量、免費做一次空腹血糖檢測。
嚴重精神障礙患者管理
對轄區確診的嚴重精神障礙患者進行登記管理;在專業機構指導下對在家居住的嚴重精神障礙患者進行治療隨訪和健康指導。每年對管理的嚴重精神障礙患者進行一次免費的健康體檢,內容包括身高、體重、血壓、腰圍臀圍測量、空腹血糖、血常規、轉氨酶,肝功,腎功,尿常規及心電圖等檢查。
肺結核管理
開展結核病患者健康管理服務,實行可疑者推介轉診,對患者進行隨訪管理,監督其規范服藥。
中醫藥保健管理
積極應用中醫藥方法重點為轄區65歲及以上老年人和0-36個月齡兒童提供保健、疾病預防等健康指導。并通過中醫體質辯證對老年人進行體質辯證分型,針對不同體質人群進行精準保健指導。
傳染病的報告與處理
及時發現、登記并報告轄區內發現的傳染病病例,參與現場疫點處理。開展結核、艾滋病等傳染病防治知識宣傳和咨詢服務,配合上級專業公共衛生機構對非住院結核病人、艾滋病人進行治療管理。
衛生計生監督協辦
主要提供食品安全信息報告、職業衛生咨詢指導、飲用水衛生安全巡查、學校衛生服務、非法行醫和非法采供血信息報告、非法性別鑒定等衛生計生監督協管服務。